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江德斌:“量力而行”应成为见义勇为的社会共识

2014年07月23日08:48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江德斌:“量力而行”应成为见义勇为的社会共识

  作者:江德斌

  安徽省广德县返乡大学生李本超为救两名落水儿童不幸牺牲,当地政府已决定为其申报“安徽好人”荣誉称号。尽管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获得社会赞誉,但他根本不会游泳却贸然施救的行为,也引发公众讨论。(7月22日京华时报)

  又见到因见义勇为而变成悲剧的事情发生,导致悲剧的因素也同出一辙,就是在自身缺乏救助能力的情况下,却贸然下水施救,结果不仅没救出落水儿童,反而自己也沦为被救助的对象,最终因施救不及而失去宝贵的生命。这种悲剧场景其实并不罕见,就在不久前,四川8岁女孩李微微为救落水小同伴,也因缺乏救助能力而不幸溺水身亡,从而引发一场舆论争议。

  显然,见义勇为固然要提倡和鼓励,但在行动之前,也要分清形势,做最基本的理性判断,从而量力而行。如果自己不会游泳,却为了救人而冒险下水,只是凭借一股血气方刚的勇气,成功的概率太低了,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从报道即可看出,李本超和陈文娇都不会游泳,可为救落水儿童,直接就跳下去了,下水前连衣服都没有脱掉,看似非常勇敢,实则并不明智,而且违反了急救常识。按照常理,就算是熟悉水性的人,下水前也要脱掉衣服,皆因水中的阻力太大,衣服湿透后会形成累赘,难以施展手脚,且容易消耗掉体力,对救援很不利。

  显然,李本超的救人方式太过鲁莽,属于不计后果的冒险,并不值得提倡。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自身不会游泳,最好的救助方式,就是第一时间找其他会游泳的人帮忙,或者报警。同时,在岸边找根长杆子救助,尽量让落水者先抓住杆子,将其拖上岸来。可是,李本超二人的鲁莽做法,不仅没有救到落水儿童,反而自己也成为了落水者,加重了救助负担,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李本超的见义勇为精神值得肯定,但其错误的救助方式,却不应该受到赞赏,以免误导其他人跟风。至于李本超该不该被授予“见义勇为”、“安徽好人”的称号,也是值得探讨的。我们的社会已经迈过不计后果、可以牺牲一切的莽撞时代,公众越来越认识到生命的可贵,逐渐开始接受见义智为,而非一味的强调勇气。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最可贵的,救人者要先确保自身安全,亦是急救常识之一。如此既不会干扰救助,也避免自身成为拖累。而从类似的见义勇为悲剧事件频频发生,也提醒社会和公众,我们都需要加强急救技巧的训练,掌握到最基本的急救常识,危急关头不会手忙脚乱,而是先判断形势再做决定,避免再发生悲剧事件,导致伤亡无谓的扩大。

(来源:齐鲁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