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王传合:黔酒集体进京,赚钱还是赚吆喝?

2014年07月22日09:27    来源:荆楚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王传合:黔酒集体进京,赚钱还是赚吆喝?

  白酒产业的寒冬期,政府对于区域白酒产业的支持和推动力量越来越明显,上周末,贵州省政府直接搭台,副省长王江平带领贵州46家白酒企业在北京开展品牌推介。(7月21日 《京华时报》)

  由政府直接搭台,酒企抱团唱戏,贵州省的做法可谓是颇具新意、别具一格。尤其是象贵州这样的产酒大省,在白酒市场面临萧条时期,经由政府组织和推动,通过开展品牌推介活动,进一步开拓市场、扩大销售,确有必要。

  然而,拓展酒类市场,开展品牌推介,毕竟是一种企业行为,最终结果如何,还要看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的作用终究是有限的,酒类企业要想起死回生,真正搞活,最关键的还是要面向市场,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种的前提下,向市场要效益。

  去年以来,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出台,遏制“三公”经费、倡导清廉之风已是大势所趋。受此影响,白酒业遭受重创,一些中高端酒企陷入销售不畅、效益下降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做大做强,唯有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通过加强内部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出更多品种齐全、适销对路的产品。

  同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建立和完善面向市场、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销售体系,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困境,让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反,如果过分依赖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对市场缺乏针对性和主动性,甚至随波逐流,不突出产品的个性和品质,到头来,不仅赚不到钱,恐怕只能赚个吆喝。

  比如,此次进京的贵州白酒包括了贵州茅台、习酒公司、贵州国台酒业、董酒、金沙窖、鸭溪窖、珍酒等知名企业,与来自北京、河北、天津等地约300家经销商进行品牌推介。这样大规模的的推介活动,其效果并不一定好。因为,按照北方人的饮酒习惯,除了茅台、习酒、董酒等高端名酒,对金沙窖、鸭溪窖这些相对中低端的酒类,并不认可。可以预见,这些中低端的酒类市场销售一定会令人大失所望。与其这样,这些中低端酒企倒不如根据自身特点,另辟蹊径,在寻求当地客源和南方市场上多下功夫。

  不找省长找市场,根据企业自身特点,依靠优质的产品质量、准确的市场定位、高效的销售网络,这才是企业开拓市场、扩大销售、长盛不衰的秘诀。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