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6日,我国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规定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自此,全国范围内的公车改革大幕正式开启。
公车改革,改的是多年的公车使用习惯,改掉的是领导者的切身利益,也就是公车改革的参与者和执行者的利益。公车改革过程中,能否严格把关,严格落实,笔者认为,公车改革顺利实施,既要改掉公务用车的“观念”又要改掉领导干部的“官念”。
公车改革,先要改了“观念”。 公车改革前,对于公车的使用,有人这样形容,三分之一时间公用,三分之一时间领导私用,三分之一时间司机和他人私用。“有了公家车,不用私家车”,这似乎成为一种规则和习惯。其实作为办公室一族,大部分时间都是坐着办公,树立“短距离走路,近距离骑车,远距离乘地铁或公交”的新观念非常重要。这样,既能通过走路、骑车锻炼身体,树立健康、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又能近距离接触社会,接触群众,有益工作开展,有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何乐而不为之?
公开改革,更要改了“官念”。 作为领导者,总认为用公车是自己应该享受的特权。而一般干部认为,使用公车恰恰证明了一个人在单位的地位和岗的重要性。在这种观念下,公车被赋予了“特权”和“荣耀”的定义。导致了官位越大,对公车使用权利就越大,因而也出现了公车违反交通规则、公车免除高速费、停车费等不该有的现象。如此耀武扬威,不但造成了公车费用的浪费,而且令群众深恶痛绝,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因此,公车改革,还是需要我们的领导先改掉“官念”,如果领导都严格遵守公车使用规定,一般干部就更不敢“造次”和“就范”了。
公车改革能否一公到底、一改彻底?会不会出现一边领补贴,一边享受公车待遇的现象?我们拭目以待。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