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

杨丹辉

2014年06月18日09: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当前,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应处理好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

  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尚未完成工业化的条件下建设生态文明,任务复杂而艰巨。我国工业文明发展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社会经济中的二元结构,往返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农民工大军,这些都反映了我国发展的很多方面仍未完全脱离农业社会的影响,距离实现社会主义工业文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有人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对立起来,认为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水火不容。这种认识无疑是错误的。工业文明固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应看到,工业生产是现代物质财富的主要来源,也是物质文明的基础。在过去300多年工业文明发展进程中,在工业技术、组织、制度创新的激发下,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得以深度开发和充分释放,工业文明为人类生存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外部风险等严峻复杂因素制约,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都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面对我国的特殊国情和不均衡的工业化进程,不应将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应积极推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既要深刻反思粗放式工业化和低质量工业文明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的严重破坏,又要客观分析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兼容点,全面升级改造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实体经济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对我国现阶段的工业化来说,一个现实问题是如何依靠转变发展方式,以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为主要抓手,加快产业升级,改变实体经济面貌,进而为我国实业发展增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元素。党的十八大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这为产业升级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推进产业升级,应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导向,将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推向精致化、高端化、服务化、信息化之路,进而推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

  人类文明演进的主体始终是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的主体也是人。其中包括掌握先进制造理念、具备企业家精神的实业投资者和管理者,敏锐活跃的研发创新团队,敬业勤奋的现代产业工人等。激发不同群体的创新热情和创造能力,维护他们作为投资者、劳动者、消费者的权益和尊严,是改善工业发展总体环境、提升工业整体素质的关键。为此,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不断优化税收结构。一方面,加快资源税、环境税改革试点,推进环境成本内部化;另一方面,积极推进结构性减税,努力减轻实体经济企业负担。同时,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实行技术入股等激励措施,鼓励创业创新;加强职工和全体公民教育培训,形成同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文化。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研究室主任)


  《 人民日报 》( 2014年06月18日 07 版)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