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环球走笔:阿拉伯语“保卫战”

宦 翔

2014年05月06日08:1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在大马士革一家咖啡厅,青年人萨阿迪正通过社交网站和朋友聊天。满屏的拉丁字母夹杂着数字,像乱码一样。“这其实是阿拉伯语。”见笔者面露疑色,他笑着解释道:“我们依据发音,把阿拉伯语字母转化成拉丁字母,阿拉伯语中特有的发音,就用数字代替。”据了解,这种方便又“洋气”的拉丁化阿拉伯语颇为走红,备受青年人的青睐。

  信息化时代,面对英语等外来语言的强势介入,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标准阿拉伯语似乎难觅曾经的辉煌。据统计,从2000年至今,阿拉伯世界的网民增长了30多倍,目前已占全球网民总数的4%。在沙特阿拉伯,有40%多的网民在推特注册了账号,其比例高居世界前列。但在世界范围内,阿拉伯语网站占互联网全部网页的比例却不到1%,这同占世界总人口6%的阿拉伯语使用人数相去甚远。

  随着技术更新与发展,一些互联网领域的新兴企业开始重视与阿拉伯语相关的信息服务:2000年,研发阿拉伯语产品的“马克土布”网络服务公司在约旦成立,首创了载有阿拉伯语的电子邮件。2009年,脸谱上线了阿拉伯语界面。但技术层面的提升并未获得令人乐观的传播效果。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指出,阿拉伯语在网络中的传播力“很微弱”。

  除了在虚拟世界里屡遇挑战,阿拉伯语在现实生活中也面临着“被外语化”和被侵蚀的困境。走在飘着茶香的街道上,与当地身着长袍的年轻人擦肩而过,时常听到夹杂着“洋泾浜”式英语的阿拉伯语。不少人认为,这是一种文化上的“拿来主义”,不值得大惊小怪。在一些人看来,英语来自具有先进生产力的国度。“唯生产力至上”的思维,使一部分阿拉伯人的文化自信心开始摇摆。

  面对着信息化时代的语言冲击,阿拉伯世界的有识之士呼吁,应该恢复阿拉伯语的纯正,让阿拉伯人“说真正的阿拉伯语”。 如今当务之急是重拾“语言自信”。应参照最纯正的阿拉伯语表达,树立严谨的规范,确保有章可循,以净化语言环境。与此同时,阿拉伯语自身也应顺势而为,推陈出新。早在上世纪30年代,阿拉伯文豪、埃及作家塔哈·侯赛因就提出,“除了好争论者和口是心非者,改革阿拉伯语应该成为共识”。只有与时俱进,阿拉伯语才能成为时代精神与传统气息兼备的信息载体。

  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阿拉伯国家的政府和民众意识到阿拉伯语对于保护民族属性的重要性。在“保卫阿拉伯语”的口号下,多个阿拉伯国家已成立保卫阿拉伯语协会。在安曼、贝鲁特等地,越来越多的技术公司开始研发诸如电子书、智能应用等阿拉伯语产品。人们期待着历史悠久的阿拉伯语,在多元文化绽放的时代,展现出阿拉伯民族独特的智慧与美丽。


  《 人民日报 》( 2014年05月06日 21 版)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