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人民熱評

人民熱評:多管齊下打破“加速包”購票神話

林 風
2025年09月26日11:58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國慶、中秋雙節臨近,買票搶票再引關注。日前,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對9家第三方火車票搶票平台展開調查。結果顯示,多家搶票平台存在設置隱性消費陷阱,加價服務效果與宣傳不符等問題。9家平台都聲稱購買“加速包”、搶票套餐能提高搶票成功率,但實際體驗中,均為12306最先出票,“加速包”服務淪為噱頭。

“加速包”並不能“加速”,多花錢也得在12306排隊,不是新鮮事。此前,相關部門機構已出面“辟謠”多次。今年春節前,12306工作人員就明確表示,從未與任何第三方平台機構合作,未向其分配票額,也未進行數據連接。這意味著,第三方平台並沒有搶票的優先權或者加速購票的特殊渠道。然而,市面上打著各種旗號暗示可以提速、加速,設置各類界面和流程誘導消費者“加速”的生意,仍在“作妖”。“加速包”及其衍生生意亟待治理。

一邊是辟謠和實測,一邊是“加速包”生意持續火爆,這一怪象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需求端看,假期是人們出行高峰。票務資源高度緊張,熱門方向線路票經常“秒光”。一些平台正是抓住消費者這一購票痛點,推出“加速包”服務。從市場看,各類“加速包”服務、打擦邊球的增值服務,究竟屬於什麼性質、是否為“技術黃牛”、邊界在哪裡,仍待監管清晰明確。盡管鐵路部門近年推出了不少服務優化措施,但與消費者的購票體驗仍有差距,導致消費者寧可多花錢搶票,也不願意放棄所謂的“機會”。

既然“加速包”不能加速購票,而是“加速”了焦慮,就有必要對其有個清晰認知。所謂的“加速包”“加價搶票”“專人搶票”等,是否涉嫌虛假宣傳?大量消費者迷信“加速包”搶票,某種程度上就會拉低購票成功率和出票效率。這些收錢“加速”的平台,是否涉嫌擾亂市場秩序?此外,一些平台以加速搶票為名,設置種種隱性消費,把套路“包”進加速包,更潛藏著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錢財損失的風險。

打破“加速包”神話,不能隻靠12306辟謠,而需要監管、平台和社會多方面共同努力。監管層面,應當盡快明確“加速包”的性質和邊界,立下規矩並嚴格監管查處﹔平台層面,需承擔更大主體責任和社會責任,剝離“加速包”服務路徑依賴,轉而從平台服務等層面尋找更為科學、長久的盈利點﹔社會層面,媒體等要加強宣傳引導,幫助消費者理性認清“加速包”的噱頭和實質。更重要的是,鐵路部門要依據市場實踐經驗,結合大數據科技手段等,科學調配運力資源、提升假期運力的精准性,盡可能在民眾出行和運力資源供給之間,找到恰當的平衡點。

假期出行不該被“加速包”添堵,更不能任由各類名不副實的隱性服務,向消費者口袋亂伸手。

(責編:孟哲、付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