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全球治理倡議,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


“凝聚各方共識、激發合作動能、擘畫發展藍圖”,肩負這一重要使命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舉行。這是上合組織發展歷程中規模最大的一屆盛會,對上合組織各領域合作與發展具有裡程碑意義。天津峰會成果豐碩,其中一項重要成果,就是鮮明提出了全球治理倡議。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和聯合國成立80周年。在這個承前啟后的特殊歷史年份,習近平主席鄭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議,正逢其時、指引方向、彰顯擔當,為加強和完善全球治理進一步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這正是解決現行全球治理體系存在問題的關鍵”“全球治理倡議是富有遠見的中國方案”……倡議順應各國人民的普遍願望,符合當今世界的緊迫需求,一經提出就得到各方歡迎和支持,必將產生深遠影響。
當今世界,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無減。習近平主席縱覽國際風雲,秉持天下情懷,相繼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和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呼吁各國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全球治理倡議是繼三大全球倡議之后,新時代中國向世界貢獻的又一重要公共產品。四大全球倡議各有側重,並行不悖,分別從發展、安全、文明、治理四個維度,為動蕩不安的世界注入穩定性和確定性,彰顯了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擔當作為。
習近平主席在重要講話中明確了全球治理倡議的核心理念,即奉行主權平等、遵守國際法治、踐行多邊主義、倡導以人為本、注重行動導向。這五大理念闡明了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需要遵循的原則、方法和路徑,其中主權平等是全球治理的首要前提、國際法治是全球治理的根本保障、多邊主義是全球治理的基本路徑、以人為本是全球治理的價值取向、行動導向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原則,構成有機統一整體,為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攜手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指引。
這裡以踐行多邊主義為例深入分析,加深對全球治理倡議的理解。
全球治理是大家的事,關系每個國家的切身利益,要靠協調合作,而不是單邊霸凌。不能誰的胳膊粗、嗓門大,誰就說了算。多邊主義的要義是國際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著辦,世界前途命運由各國共同掌握。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超越了數百年來國際秩序變遷背后弱肉強食、贏者通吃的陳舊“世界觀”,開辟了國際關系理論新境界。歷史和現實都表明,應對全球性挑戰必須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堅持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共贏而非零和。
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就是要堅持國際規則由各國共同書寫、共同維護。二戰結束前后,國際社會作出的最重要決定就是成立聯合國。要重溫聯合國創立初心,堅定維護聯合國地位和權威,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准則,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切實發揮聯合國在全球治理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推動聯合國成為各國協調行動、共同應對挑戰的主要平台。
面對風雲變幻的國際局勢,中國始終堅定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站在公平正義一邊,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堅決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強權政治和霸凌行徑。中國支持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核心作用,永遠是聯合國可以信賴的伙伴。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認為:“中國為維護國際法、確保國際法治作出重要貢獻,成為捍衛多邊主義的基石。”
大道不孤,眾行致遠。9月3日,中國在北京隆重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活動。中國願同各方一道,勇擔大義、篤行大道,弘揚正確二戰史觀,堅定維護二戰勝利成果,讓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成果更多更好造福全人類。中國將繼續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通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踐行四大全球倡議、共建“一帶一路”,同各國一道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03日 02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