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縱橫

2025年08月04日05:4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小字號

  育兒補貼彰顯“投資於人”

  朱浙萍

  國家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近期公布,補貼覆蓋面廣、力度大,彰顯普惠、公平。據估算,全國每年有2000多萬嬰幼兒可以領取現金補貼,對於工薪階層和中低收入家庭來說,其減負效果尤為真切。

  全國范圍每孩每年3600元,合起來不是小數目。尤其在我國各級政府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加大的當下,真金白銀的支持,更顯“民生為大”“投資於人”的價值旨歸,所傳遞的生育友好價值導向,將有利於營造生育友好社會氛圍,提升生育意願。

  當然,生育問題千頭萬緒,沒有哪一項單獨的政策是“萬能鑰匙”。子女托育、住房保障、教育成本等都是育兒家庭關心關切的重點。除了把育兒補貼舉措落實好,還應在托育支持、稅收減免、住房支持、職場環境等方面下足功夫,推動形成有效的生育激勵機制。

  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是一項長期工程,瞄准痛點,綜合施策,精准發力,以更多溫暖舉措回應多元關切,才能真正為生育減負、為幸福加分。

  (摘編自《浙江日報》,原題為《育兒補貼彰顯“投資於人”誠意》)  

  

  細節塑造好作風

  周躍平

  “開短會不上礦泉水,會場未飲完的礦泉水一律帶走”“建立辦公用筆登記制度”……近期,多地黨政機關針對細節處的浪費出台規定。其意義不僅在於減少資源消耗,更在於通過細節塑造良好作風。

  一瓶礦泉水喝半瓶扔半瓶,一支筆用一次就換新的……這些零散消耗看似不起眼,累積起來卻是驚人的數字。更值得警惕的,是其背后潛藏的思想病灶:把公家資源當無主之物,覺得小浪費無關痛痒。這種心態一旦蔓延,會慢慢侵蝕勤儉節約的作風根基。黨政機關決不能對此視而不見,必須下決心治理。

  治理不僅要筑牢思想防線,更要完善制度約束。必須破除“小節無礙”的誤區,讓公職人員明白,公家的一針一線都連著公共利益,一分一厘都關乎作風形象。要通過教育引導,讓勤儉節約滲透到工作細節、成為內在自覺。制度上要建立健全全鏈條管控機制,按需配置辦公用品,建立循環使用制度,明確浪費行為的約束措施,從源頭上減少浪費的可能性。

  黨政機關帶頭在細節上較真,能形成強大示范效應,帶動勤儉節約蔚然成風。

  (摘編自《雲南日報》,原題為《對“微浪費”須較真》)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04日 05 版)

(責編:衛嘉、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