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政策執行不能“選擇性適配”(思想縱橫)

謝 軍
2025年07月23日05:4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小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有些干部還存在本位思想,一事當前,首先想到的是部門利益、地方利益、小團體利益,對黨中央決策部署打擦邊球、搞選擇性執行,甚至弄虛作假、陽奉陰違。”這一針見血指明了政策執行中的重要問題。政策執行是治國理政的關鍵環節,事關國家治理效能、群眾切身利益,必須杜絕“選擇性適配”的心態和行為。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確保黨中央令行禁止。”當前,絕大多數黨員干部在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中是一絲不苟、不折不扣的,同時,也有個別地方和部門在政策執行環節還不同程度存在“選擇性適配”問題,盯著好辦的“搶著干”,遇到難辦的“繞著走”。有的黨員干部執行政策拈輕怕重、挑肥揀瘦、患得患失、討價還價。此類現象,本質上屬於工作作風問題,必須予以重視。

  政策執行中的“選擇性適配”問題具有多重表現形式。比如,個別地方和部門執行上級政策專挑“細糧”吃,對好上手、易出政績的政策“轟油門”式推進,對難啃的“硬骨頭”、難接的“燙手山芋”則推來推去,搞擊鼓傳花﹔有的在政策執行中隻揀“速食”吃,追求短、平、快,對短期內能出新出彩的事“情有獨鐘”,對需要長期深耕、久久為功的事則總打退堂鼓,缺乏“前人種樹后人乘涼”的眼界胸懷。在政策執行中搞“選擇性適配”,不僅損害政策的權威性,更有損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必須堅決糾治。

  政策執行中的“選擇性適配”問題,說到底是本位主義、自由主義在作祟。個別地方部門和個人缺乏大局觀、全局觀,隻顧經營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為追求自身政績打“小算盤”,在挑肥揀瘦中破壞了政策執行的系統性,在推三阻四中影響了政策執行的聯動性,讓原本科學合理的政策在執行環節走了形、變了樣,在推諉扯皮中變成“半拉子工程”。

  黨中央制定的政策,都經過深入調研和科學論証,具有全局性和系統性。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不是隨意取舍的“選擇題”,而是要壓茬推進的“必答題”。在政策執行中,決不能以功利心態挑肥揀瘦,不能像市場交易那般算計“性價比”,必須堅決摒棄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本位主義,杜絕隻想自己搞選擇性落實、隻顧表面搞象征性執行。必須樹立全國一盤棋思想,把工作放在黨和國家大局中去思考謀劃,多從大處著眼,算大賬、總賬、長遠賬,主動對標對表、盤點歸整,確保政策執行不偏向、不變通、不走樣,如拼圖般精准契合。

  當然,強調政策的剛性執行,並不是搞“一刀切”“上下一般粗”,而是要堅持結合實際、分類施策。實現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良性互動,既要在政策執行中始終牢記“國之大者”,切實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戰略定力,強化責任擔當,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狠抓落實﹔又要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在吃透政策精神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注重政策執行的精准性、實效性,以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推動實現政策統一性和執行創造性的有機結合,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條條落實、件件落地、事事見效,讓政策紅利更好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23日 09 版)

(責編:袁勃、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