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以零基預算固本夯基(新知)

曲哲涵
2025年05月20日05:4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現象】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展中央部門零基預算改革試點,支持地方深化零基預算改革”。多地出台方案、加快探索步伐:江西從編制2025年預算起,對到期的階段性項目、與基本支出高度重疊的日常運轉類項目等,原則上全面清理退出﹔廣東廣州制定市本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共享共用試行辦法,將低效、閑置、超配資產調劑共享,進一步降低機關運行成本﹔江蘇南京對政府投資、城建交通等項目支出編制項目清單,按輕重緩急明確“ABC”分類,壓縮資金安排自由裁量權。

  【點評】

  實際工作中,多數地方和部門的預算編制按照以上一年支出為基數、適當考慮一定增長比例的方式分配資金。零基預算,是以“零”為起點,不考慮以往預算安排基數,不參照過去的預算項目和收支水平,重新審視各項支出的必要性、成本效益、開支標准及優先級,在綜合平衡的基礎上進行預算編制。

  傳統模式雖簡便易行,但容易造成支出固化僵化、“為花錢而花錢”等問題,不利於優化支出結構、提高財政使用效益,一定程度上影響預算平衡、資源統籌和財政可持續。而零基預算更多從實際需要、財力狀況、事項輕重緩急出發,能更靈活應對內外環境的變化,更貼近預算年度真實經濟活動需要。深化零基預算改革有助於加強預算控制、提升資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充足的“血氧”。

  深化零基預算改革,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在這方面,已有一些省份積累了經驗。以安徽為例,從對185項支出政策分類逐項予以退出、保留、整合、強化,到在產業、科技、民生等領域將以往分散的財政資金整合為專項資金,再到聚焦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等領域,新增5個統籌整合資金工作專班……2023年,安徽省級預算部門項目數較改革前下降22%,清退壓減資金88.7億元,政府部門間協同更加高效。將“擠”出來的資金投入改善民生、國家重大戰略等領域,有利於“精准滴灌”高質量發展。

  深化零基預算改革不是一味壓縮財政開支,而是有保有壓、能增能減、講求績效。現實中,有的部門單位“護盤子、守基數”的想法根深蒂固,有的政策項目到期后未能及時清理退出相關資金,造成短期政策長期化、財政資源投放碎片化。零基預算改革旨在打破部門間固有利益分配格局,進一步消除行政壁壘,將“各管一塊”變為“眾人拾柴”,提升跨部門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切實提高治理效能。以改革促進節用裕民、優化資源配置,方能更好集中力量辦大事。

  深化零基預算改革,是應對當前財政收支形勢變化的迫切需要,也是強化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和基本民生財力保障的現實需要。改革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需在積極創新和穩妥推進間尋求平衡。總結實踐經驗、加強頂層設計,加快構建“應保必保、該壓盡壓、講求績效”的資金分配機制,才能進一步發揮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在規范預算管理、硬化預算約束等方面的作用。

  預算直接關聯經濟社會發展、民生福祉改善。深化零基預算改革,將助力財政支出更科學高效,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增進人民福祉提供有力支撐。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20日 05 版)

(責編:岳弘彬、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