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傳承良好家風,涵養時代新風

說起“家庭”,你會想到什麼?是孩子成長的搖籃,還是每個人溫馨的港灣?
每年的5月15日是國際家庭日。四川甘孜州評選州級“最美家庭”,並組織活動讓獲獎代表分享孝老愛親、教子有方的家風傳承故事﹔湖南長沙市新民小學策劃親子讀書會,讓家長、孩子有了更好互相溝通的契機,讓家長、學校搭建家校共育的堅實橋梁﹔內蒙古扎賚特旗舉辦“家庭助廉正家風”主題講座,推動廉潔文化進家庭……近段時間,各地以豐富形式展開相關活動,涵養好家風,共筑家國夢。
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大家庭都要弘揚優良家風,以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家庭是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注重家庭,筑牢社會和諧穩定的根基。“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同樣的,國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把愛家和愛國統一起來,把實現個人夢、家庭夢融入國家夢、民族夢之中,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共同匯聚成民族復興的磅礡力量,最終繪就千千萬萬個家庭都幸福美滿、億萬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的幸福圖景。
注重家教,以傳承激活文明密碼。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其意義不僅在於血緣的紐帶,更在於精神共同體的塑造。廣大家庭都要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身體力行、耳濡目染,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台階。用正確行動、正確思想、正確方法教育引導孩子,讓“小家有大愛”,才能真正實現“家和萬事興,家齊國安寧”。
注重家風,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卻能滋養整個社會的精神土壤。湖北通山有位“涼茶奶奶”徐桂梅,她堅持30余載為路人免費供茶,兒子鄭遠托面對母親的囑咐時的一句“我知道,這缸茶斷不得”,讓點滴善行升華為家族傳承。年過半百的“弱女子”胡曉萍,十幾年如一日照顧癱瘓丈夫,還創辦竹業加工廠帶富鄉鄰,總是教導家人“要做一輩子的好人”,其子高志文傳承母親堅韌品格,成為一名杰出的人民警察。優良家風從不是抽象的口號,而是接力傳承。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今日中國,家庭敘事早已超越小我,與時代大潮交融。每個家庭向上向善的力量,終將匯成民族復興的星辰大海。由此而言,國際家庭日不僅是一個節日,更應成為每個家庭不斷努力的起點:讓愛的教育扎根,讓善的基因流淌,讓家國情懷生生不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