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萬物至此皆繁茂
“讀懂二十四節氣之美”系列網評
2025年05月05日09:24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燕子銜春去,薰風帶暑來。時至立夏,大自然翻開嶄新詩篇,天地間奏響萬物競發的生命樂章。
《歷書》中有雲:“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立”標志著季節的過渡與更替,立夏也一般被視為“夏之首”。
立夏是時序流轉的分水嶺,標志著“生”的春潮向“長”的夏浪奔涌。“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以物候知天時,正是古代先民對自然規律的深刻洞察。
孟夏伊始,紅了櫻桃,綠了青梅,黃了枇杷。田間蛙聲此起彼伏,唱響夏之奏鳴曲﹔蚯蚓開始探出頭來,懶洋洋地翻鬆泥土﹔王瓜等藤蔓類植物爭相出土、日日攀長,預告著夏日的豐饒。
立夏也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時間表”。古代先民將農事節奏與自然節律相融合,“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滿倉”,立夏被賦予了順應天時、蓬勃生長的象征意義,啟示人們敬畏自然饋贈,積極擁抱當下生活。
立夏時節,浸透著煙火氣的民俗畫卷在時光中徐徐展開。立夏“稱人”,孩童坐筐、大人立盤,司秤人的吉利話裡潛藏著對“夏不消瘦”的祝福﹔“斗蛋”的歡笑聲掠過街巷,顆顆彩蛋,承載著孩子們對“暑日安康”的憧憬﹔一碗用嫩蠶豆、鮮筍、肉煮成的“立夏飯”,飽含著人們對“五谷豐登”的祈願。
今年立夏恰逢“五一”勞動節假期,為節氣更添了幾份熱鬧與歡樂。各地夏季文旅活動紛紛“上新”,吸引游客們前去欣賞夏日美景,感受人間煙火。
萬物萌發,不負韶華。讓我們擁抱夏日的活力與熱情,向陽生長。於人生的曠野間,邂逅生命最本真的豐盛圖景。
相關鏈接:
(責編:樊美琪、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推薦閱讀
打開客戶端體驗更多服務
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