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中國經濟扛得住巨浪(望海樓)

■ 王俊嶺
2025年05月01日04:5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近期,美國在經貿領域大搞霸權政治、單邊霸凌,打著所謂“對等”旗號對貿易伙伴濫施關稅,給世界經濟掀起狂風巨浪。

  波濤洶涌中,中國經濟這艘巨輪穩健前行。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開會議指出,統籌國內經濟工作和國際經貿斗爭,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

  2025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4%——中國經濟開局良好,也為世界經濟帶來更多信心。

  “中國在2025年前三個月實現了出乎意料的強勁增長,並向國際社會釋放積極信號,展現中國有能力應對美國當局掀起的貿易戰。”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這樣評價。阿根廷經濟學家哈維爾·阿德爾方表示,中國經濟首季度超預期增長,說明國內市場的引擎作用愈發凸顯,讓中國在面對不利外部環境時顯現出更強韌性。

  今年以來,大批跨國企業高管密集訪華,包括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寶馬集團董事長奧利弗·齊普策、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镕等重量級人物。美國英偉達公司首席執行官黃仁勛近期到訪中國並明確表示,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自己看好中國經濟前景並願繼續深耕這裡。

  為什麼在不利影響加深的背景下,國際社會依舊看好中國?

  看底子——

  中國既是“世界工廠”也是“世界市場”,發展基礎十分牢固。需求端,14億多人口的大市場,人均GDP突破1.3萬美元的消費升級浪潮,讓中國連續16年穩居全球第二大進口市場。供給端,中國手握全球最完備的工業體系,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220多種產量全球居首。德國杜塞爾多夫工商會主席施密茨就曾表示,中國這種“超級供應鏈”具備強大韌性,為外資企業在華深度發展注入信心。

  看狀態——

  中國經濟最近的表現,無論從數據看還是從現象看,都展現出十足的動力和潛力。科技創新上,一季度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央企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同比增長6.6%﹔對外貿易上,第137屆廣交會開展首日,境外採購商到場便超過6.4萬人,創歷史同期新高﹔消費活力上,泡泡瑪特限量版《哪吒》手辦秒罄,銀發旅游專列提前滿員,不到8個月時間,中國消費者累計以舊換新家電產品就超過了1億台……這種源自經濟深層的強勁態勢,是任何逆風都壓不住、吹不滅的。

  看應對——

  面對美國濫施關稅,中國一系列反制措施有理有節,穩定國內市場預期有力有效,體現不畏施壓、維護國家利益的堅定決心﹔擴大投資、擴大消費的一攬子政策落地走實,說明應對當前形勢的工具箱儲備充足。面對單邊主義逆流,中國以開放增強外貿韌性。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10萬列,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佔比突破50%,對某一個國家單一出口市場的依存度不斷下降……

  英國《金融時報》的分析,將掌握多樣化出口市場、巨額美債、關鍵戰略礦產等因素,作為中國面對較量的優勢所在。言之有理,但比這些更重要的,是制度優勢下萬眾一心的凝聚力。

  面對美國加稅,義烏老板們說,“世界上不是隻有美國一個市場,他不買我就賣給別人”。有人大搞“脫鉤斷鏈”,中國卻在不斷擴大開放,為世界提供新機遇。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美方挑起的關稅戰,會制造出一些狂風巨浪,但風浪掀不翻大海。中國經濟將繼續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為全球共同繁榮注入強大正能量。

  (作者為本報評論員)

(責編:袁勃、趙欣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