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人民網評

人民網評:斬斷伸向助學貸款學生的詐騙黑手

土土絨
2025年02月23日11:00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開學季,一些詐騙分子又蠢蠢欲動了。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近日發布2025年第1號預警,提示廣大助學貸款學生警惕“助學貸款還款”騙局。

預警稱,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教育部門或國家助學貸款承辦銀行的工作人員,以幫助助學貸款借款人辦理還款為由,通過共享手機屏幕獲取驗証碼、竊取賬戶密碼、引導向第三方賬戶轉賬等方式騙取借款人錢財。

助學貸款是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政策性貸款,一般利率較低,還款期限較長,目的是消除家庭困難學生的后顧之憂,幫助他們求學成才。這本是一項暖心工程,卻被某些不法分子盯上,成為他們實施詐騙的目標,委實令人氣憤。

學生的社會經驗相對不足,對於教育部門或銀行的工作人員往往比較信任,對於詐騙的警惕性相對較低。他們是社會防詐反詐的相對“薄弱點”。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假扮成學校老師或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以“學校要求”“國家政策變化”等借口,騙取隱私信息,攫取學生錢財。

例如,江蘇海安通報一起警情,有詐騙分子以“學生資助中心吳老師”的身份潛入到學生助學貸款QQ群,聲稱可以申請提前還款,誘導學生通過掃描二維碼共享屏幕操作銀行卡相關信息。一名學生信以為真,險些被騙。

對此,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提示,教育部門或國家助學貸款承辦銀行的工作人員不會通過共享手機屏幕等方式幫助借款人進行任何貸款操作,也不會向借款人索要賬戶驗証碼或密碼,請務必通過官方正規渠道進行還款。

近年來,圍繞助學貸款的騙局層出不窮,這類騙局之所以能得逞,一個重要原因是詐騙分子往往事先從非法渠道獲得了受害人的個人信息,進而實施精准詐騙。准確的個人信息讓受害人放鬆警惕,誤以為對方真是相關機構的工作人員,從而積極配合。

因此,要斬斷伸向助學貸款借款人的詐騙黑手,個人信息保護是重要一環。學生要提高警惕性,不要隨意透露自己及家人信息。學校、相關機構要加強信息安全保護,以更堅固的“數據堤壩”擋住不法分子的窺探之眼,讓學生貸款更安全、更安心。

此外,及時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就是對詐騙分子的有力反擊。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呼吁,如發現此類詐騙情況,請第一時間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或向公安部反電信詐騙服務熱線96110咨詢。相關部門也應依法嚴厲打擊涉助學貸款詐騙,有力震懾不法分子。

根據教育部數據,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國家助學貸款已惠及2000多萬人。助學貸款是年輕人成才圓夢的助力器,不應成為不法分子的謀財“利器”。助學貸款借款人、學校、貸款機構都應提高警惕,共同防詐反詐,守護年輕人的財產安全。

(責編:徐玉涵、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