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基層“痛點”就是整治“靶點”(金台潮聲)

吳儲岐
2025年02月18日06:0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赴基層調研搞層層多人陪同﹔違規開展達標、簽訂責任狀等活動……日前,中央層面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辦公室會同中央紀委辦公廳對3起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典型問題進行通報,再次釋放出為基層減負工作要緊盯突出問題一抓到底,把基層“痛點”作為整治“靶點”的強烈信號。

  把基層“痛點”作為整治“靶點”,是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的有機統一。堅持問題導向,才能確保“靶點”不偏離方向﹔堅持目標導向,才能確保“痛點”得到有效解決。今年春晚小品《花架子》中,從臨街店鋪玻璃臟了要擦玻璃,到每周擦一次玻璃,再到每天擦一次玻璃,諷刺的就是基層工作中“層層加碼”的現象,這正是讓基層干部苦惱的“痛點”。近年來,各地積極探索破解“層層加碼”的有效途徑,浙江省推行“基層點單、部門上菜”改革,打破傳統任務下達模式,讓基層單位依據需求自主選擇上級支持項目﹔江蘇省建立“任務清單”制度,明確各級部門職責邊界,有效避免了職責不清、多頭指揮的問題……如今,不少基層干部感慨:“現在每個部門該干什麼清清楚楚,多個部門要求我們做同一件事的情況大大減少了。”

  把基層“痛點”作為整治“靶點”,需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隻有用好調查研究這把“金鑰匙”,才能打開了解基層真實情況的大門,精准定位增加基層負擔的“痛點”。以文山會海為例,是由於部門間職責不清導致溝通不暢,隻能通過頻繁開會、發文來協調工作?還是由於考核過度強調形式和痕跡,迫使基層干部完成大量文件材料?同一問題背后往往有不同成因,須在調查研究基礎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科學精准靶向施策。深入基層、心到基層,將“實”字貫穿為基層減負工作始終,才能把增加基層負擔的“病灶”挖出來、“病根”祛除掉,切實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還需看到,為基層減負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解決了一個“痛點”,可能會出現新的“痛點”,必須不斷校准“靶點”。前段時間,湖南省益陽市資陽區的基層干部被政務APP過多、工作群組繁雜、打卡任務頻繁等問題困擾。資陽區紀委監委全面摸底排查清理“僵尸群”,取消多個APP的硬性打卡任務。但隨著整治工作的推進,新的“痛點”也會顯現。一些基層干部反映:“雖然工作群和APP打卡少了,但由於數據不能共享,一些業務在不同部門系統仍需重復錄入,增加了新的工作量。”於是,資陽區紀委監委迅速調整“靶點”,跟進督促相關部門強化數據賦能,並設立基層減負監測點,防止問題反彈。由是觀之,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在解決反復發生、久治難絕的問題上多想辦法、持續用力,才能實實在在為基層真減負、減真負。

  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會畢其功於一役。對准“靶點”、解決“痛點”,持之以恆、常抓不懈,才能持續推動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取得新成效,讓基層干部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抓落實、促發展。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18日 19 版)

(責編:衛嘉、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