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實在在真減負、減真負(評論員觀察)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節后開工,干勁滿滿。持續深化為基層減負工作,讓基層干部輕裝上陣,騰出更多精力抓落實、干實事,才能更好凝聚起攻堅克難、砥礪奮進的合力。
回顧總結2024年基層減負之效,三位基層干部群眾的感受頗具代表性。
在安徽安慶宜秀區羅嶺鎮黃梅村黨委書記張平看來,一個重要變化是村黨群服務中心懸挂的牌子變少了。以前20多塊牌子讓人眼花繚亂,如今隻保留了4塊。
福建莆田荔城區黃石鎮江東村黨支部副書記祁忠兵,對“報表填報變少”感受很深。過去每年要填報近百張表,如今有“基層一張表”智能填報系統,“問基層要數據少了,到庫裡找數據多了”。
山東樂陵市中街道安居社區居民靳晨,對身邊“三個多”的變化感受頗深:便民服務多了,見到基層干部的次數多了,民生實事多了。
“多”與“少”之變,印証過去一年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取得的實際成效。2024年,新修訂的黨紀處分條例實施,針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作出專門處分規定﹔《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印發,立起長期有效的鐵規矩、硬杠杠。黨紀“長牙”發威,黨內法規動真碰硬,讓基層減負有了明確參照。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頑瘴痼疾,非下大力氣不足以清除,非久久為功不足以根治。2024年,全國共查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超10.7萬起,展現了黨中央全面從嚴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的堅定決心。對症下藥,防范杜絕“虛假減負”“變味減負”,我們才能持續鞏固來之不易的減負成效。
很多形式主義問題,表現在基層,根子在上面。一位基層干部曾向筆者講過這樣的身邊事:有督查組到下面調研基層減負工作,當地干部為准備減負材料,加班兩個星期才完成。調研考核隻重視材料,隻會加重形式主義。規范統籌督查檢查考核工作,完善考核辦法,減少考核頻次,方能實現真減負、減真負。
職責邊界不清、權責不一致、責能不匹配等問題,是導致基層負擔過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減負,什麼該減、什麼不該減,厘清權與責的邊界才有方向和抓手。
就拿雲南曲靖麒麟區白石江街道江南社區來說,常住人口16500余人,社區工作人員隻有10人,如果每天忙著開証明,何談服務民生?曲靖推廣實施村(社區)事務准入制度,麒麟區進一步明確不應由村級組織出具証明事項指導目錄。“該干什麼、不該干什麼、干到什麼程度”一目了然,讓社區干部從各種証明事項中解放出來。
人按職責干,事按制度辦。為基層減負,就應以“責權一致、責能一致”為准繩,建立健全職責清單,科學劃定“責任田”,切實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在甘肅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詳細了解為基層減負情況,強調“干好有用的事,少做無用功”。填表的數量少了,打卡的任務輕了,文山會海精簡了,把原本做無用功的時間精力騰出來,黨員干部方能把有用的事干好、干到百姓心坎裡。
減負不減責任、不減擔當,就要算好減負與賦能的“加減法”。江西“一表同享”改革以數字賦能基層減負,試點地區重點領域業務表單數量平均壓減約50.1%。江蘇昆山變過去各部門、各條線的多頭考核為年度一次考核,“瘦身”之后的分類考核,激發干部干事創業動力,助推當地低空經濟產業園加速騰飛。
減負與賦能本是一體兩面。統籌為基層減負和賦能,既用好數字技術這個好幫手,又防范“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既規范清理不屬於基層的職責事項,又推動資源、服務、管理向基層下沉,有助於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
基層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后一公裡”,減負最忌走過場、一陣風、花架子、假把式。健全好、落實好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長效機制,定能讓廣大基層干部有更多精力為人民群眾服務,讓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獲得更強勁動能。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07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