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人民藝起評>>影視綜藝

人民藝起評:從《宿敵》看“諜戰劇”的變與不變

謝 陽
2024年11月12日14:55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電視劇《宿敵》監制刁亦男和導演奇道以一種“成熟姿態”顯現出中國“諜戰劇”的野心,劇集採用雙線敘事的形式,講述了新老兩代國安人對國家安全的不懈堅守,成功引領了“諜戰劇”的華麗轉身。播出以來收視率便突破,並取得口碑,這足以說明《宿敵》在諜戰題材上的一些新嘗試是非常成功的。

首先,《宿敵》把“諜戰”作為絕對的敘事內核。劇集中每一個場景都為“追諜”行動服務,盡可能真實還原國安警察的查案過程,高超的懸念設置極大加強了劇集的敘事張力和類型特征。同時凸顯了情節要素和視覺元素,也有效地推進了劇集的敘事進程,呈現為一種類型化視聽風格。可以說,《宿敵》的成功並非偶然,作家賴繼的原著小說功不可沒,但創作者也深諳“諜戰”作為類型劇的看點,將《宿敵》打造成一部新世紀的“諜戰大片”。尤其是秘密抓捕、暗殺、偵查與反偵察等機密手段,這些影視劇市場上所少見的獨特內容,使《宿敵》在懸疑推理中滿足了不同觀影人群的“新奇”“緊張”等各種情緒情感反映。

其次,《宿敵》是一部群像作品。“群像”是我國“反特劇”諜戰劇中常見的人物塑造方式,把諜戰敘事放到不同陣營的角色圍繞間諜活動展開的搏斗,一直到任務完成,整部劇的敘事目的指向謎案的解答。在這個過程中諸如情報如何傳遞、主人公命運走向、角色之間的敵友關系等懸疑因素都是維持觀眾對劇集感興趣的重要因素。並且出於娛樂化的考量,為了吸引觀眾,劇中也疊加了一定的愛情元素,吳豫與多個女性的情感讓觀眾看到他柔軟的一面,感受到他的愧疚、痛苦、保護欲與救贖,使這個人物更立體、更真實,對人物內心情感的塑造是非常有利的。

第三,強戲劇化的影像表達特點。本劇力求電影質感,拍攝時劇組分為AB組,兩個組各拍一條時間線,不同時間線在拍攝技法上不求完全統一。與此同時,為了做出不同時代的差異性,對過去時空處理得更偏膠片質感,現在時空保留現代數字影像的光影與銳度,將給觀眾帶來不同的視覺沖擊。並且使用了不同畫幅來區分不同的時間線,以2.35:1的畫幅來表現現在時空,以16:9畫幅表現過去時時空,兩條時間線在2019年匯合。最終,畫幅統一至大結局,即表現出:十九年漫漫反特之路,最終“守得雲開見月明”。正如原著作者賴繼的那句話:“有的人,這一輩子,就隻做一件事,不死不休!”正是這些無名英雄的無私奉獻,讓黑暗處的影子無處遁形,托舉起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揭示了本劇集故事的獨特與震撼。

在全球化語境和商業市場中,“諜戰劇”以類型創作、多元敘事、電影特效和娛樂元素實現了華麗轉身,但依舊保持著自身的獨特性。這種獨特性是從十七年(1949年—1966年)“反特片”延續過來的一種傳統,即一種“無堅不摧的革命精神”,在中華民族偉大革命征程的歷史洪流中,不管“諜戰劇”如何改頭換面,堅守信念,與國家之敵戰斗,守衛國家安全的書寫和為國家安全奉獻終身的的精神,仍然是“諜戰劇”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

(責編:徐玉涵、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