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人民熱評

人民熱評:直播間不能成為“神話間”“謊話間”

趙志疆
2024年05月13日09:52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一瓶水賣1300多元,而且保質期長達10年,這到底是怎樣的‘神水’?”前不久,重慶市民郭暢(化名)在網上發布視頻,講述了他母親網購保健品的一段經歷。

媒體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網絡直播間,充斥著類似的保健品銷售話術,吸引了不少有健康焦慮的老年人購買:有的產品號稱有治療奇效,到手后查看說明才發現只是普通食品﹔有的下單時號稱一個療程就能見效,后面商家卻變著法地讓消費者追加購買﹔有的包裝上標注的生產廠家,查詢時居然已經注銷……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超過2.96億,其中,約1.7億人是網民。隨著老年網民的不斷增多,“銀發經濟”駛入了數字化的快車道,越來越多的市場力量參與其中。但是,一些唯利是圖的騙子也盯上了這塊“大蛋糕”,他們利用某些老年人重視養生但缺乏判斷力的弱點,以各種“名醫神藥”對老年人進行圍獵,肆無忌憚地斂取不義之財。

以那瓶售價1300多元的“神水”為例,一些老人之所以重金求購,是因為被瓶身標注的“榮獲國際發明專利”“歐洲專利號”等稱號所蒙蔽,認為該產品很靠譜。實際上,這也是一種常見的套路:線下為來歷不明的產品打上“高科技”“高效能”等標簽,線上以專業人士的身份對老人進行“洗腦”,以不明覺厲的“天價商品”實施精准收割。

2023年的央視“3·15”晚會,曝光了直播間裡的“苦情戲”,有部分主播在直播間裡以“兒子”“女兒”的身份和口吻,專門哄騙老人購買“神藥”。盡管此類騙局早被拆穿,但至今仍有人在直播間裡興風作浪,由此不難發現兩方面問題:首先,雖然不少老人已經學會上網,但他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依然有限,很容易被人針對知識盲區進行攻擊﹔其次,由於違法成本過低,某些人仍對“套路營銷”抱有僥幸,甚至幻想著撈一把就跑。

對於老年人來說,重視養生保健的重點不在於“買買買”,而在於提高健康素養和知識儲備。對於那些夸夸其談、語出驚人的“神藥”,必須提高警惕。

對於子女來說,在幫助老人提高甄別能力與防范意識的同時,更應該多關心一下老人的精神需求與生活狀態。現實生活中,獨居老人更容易受到不良主播的“圍獵”,其中重要原因在於,孤獨寡淡的生活很容易拉低老人的心理防線,這也正是“苦情直播間”上下其手的根源。人到老年,親情慰藉直接關系到老人生活的幸福指數,守護親情就能守住老人的心理防線,方能避免無孔不入的騙子趁虛而入。

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其中明確要求,嚴厲查處向老年人欺詐銷售各類產品和服務的違法行為。近年來,打擊“坑老騙局”的力度越來越大,在此過程中,網絡平台也應積極作為——如果說依法打擊是事后追責,加強平台監管更容易防患於未然。

直播間不能成為“神話間”和“謊話間”,對於那些有違常識、有悖法理,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所謂“話術”,該下大力氣整頓了。

(責編:徐玉涵、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