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協同轉型,提升經濟社會發展含金量和含綠量

俞 海
2024年04月19日06:1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需要整體考慮、全局把握、協同推進,處理好發展和保護、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等一系列重要關系。綠色發展是對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全方位、革命性變革,涉及結構優化調整、資源節約利用、環境污染防治、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等多個方面。為此,要堅持協同轉型,注重物質文明和生態文明的整體性、關聯性、耦合性,把系統觀念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全過程,在協同轉型中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的含金量和含綠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協同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方面持續用力,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2012年以來,我們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超過6%的經濟增長,可再生能源裝機超過全國煤電裝機容量,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發電裝機都穩居世界第一。在碳排放強度累計下降超過35%的同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23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全國地表水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9.4%。同時也要清醒看到,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仍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面臨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雙重壓力,必須堅持以協同轉型為牽引,持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堅持目標協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需要正確處理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自覺把經濟活動、人的行為限制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內,在綠色轉型中推動發展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實現這一目標,一個重要方面在於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指標體系,一體推進生態環境治理、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生態保護修復、碳達峰碳中和等工作,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著力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加快產業綠色轉型升級,促進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注重領域協同。堅持以協同轉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關鍵在於做到各領域間的統籌協調、領域內的步調一致,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降碳,需要立足國情處理好“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系,平衡好“四個結構”、新能源與傳統能源、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發展,推動能耗“雙控”逐步向碳排放“雙控”轉變。減污,需要遵循減污降碳內在規律,堅持精准、科學、依法治污多管齊下,強化多污染物與溫室氣體協同控制。擴綠,需要著力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綜合運用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兩種手段,強化生態保護修復統一監管,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增長,需要協同提升經濟發展的含金量和含綠量,降低含碳量,在“點綠成金”中因地制宜壯大“美麗經濟”。

  突出主體協同。堅持協同轉型,還需統籌好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等主體的關系,把戰略的原則性和策略的靈活性有機結合起來,統籌好頂層設計與地方實踐探索。一是壓緊壓實各級黨委和政府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健全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組織開展美麗中國建設成效考核。二是加強經濟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相關部門協調聯動,推動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責任清單,形成齊抓共管、共同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強大合力。三是完善企業環保信用評價制度和綠色財稅金融政策,讓企業在保護生態環境中獲得合理回報。此外,還要大力弘揚生態文明理念,培育生態文化,讓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成風化俗,不斷強化全體人民參與美麗中國建設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強化區域協同。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自然資源稟賦差異明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必須堅持區域協調發展,強化生態環境區域協同治理。目前,我國不少地方正以實施國家區域重大戰略為契機,加強區域流域綠色發展協作,推進生態環境共保聯治。例如,在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突出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強化區域污染協同治理,促進人口、經濟、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中,突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堅持把強化區域協同融通作為著力點,堅持省際共商、生態共治、全域共建、發展共享,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注重地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協同運作,積極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徑。這一系列重要舉措,有力增強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系統性、協同性、有效性,為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匯聚起強大合力。

  (作者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19日 09 版)

(責編:白宇、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