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彈好化解矛盾的冬不拉(中國道路中國夢·與時代一起奔跑)

阿熱艾·巴合特別克
2024年04月19日06:0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做好司法服務工作,就是要跨過千山萬水、克服艱難險阻,打通司法為民“最后一公裡”

  

  新疆阿勒泰地區福海縣縣城幾十公裡外的喀拉瑪蓋鎮,我工作的喀拉瑪蓋人民法庭就設立在這裡。法庭地處典型的農牧業大鎮,80%以上人口為哈薩克族,是我們縣人民法院服務偏遠牧區、服務基層群眾的前沿陣地。

  基層糾紛以小矛盾、小摩擦居多,調解工作在及時靠前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方面有著重要作用。隻不過,想要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需要用心用情,也考驗方式方法。記得有一次,兩名當事人因土地承包合同糾紛到法庭討說法。正值午餐時間,工作人員將他們請進調解室,並准備了奶茶和當地的小吃包爾薩克。大家邊吃邊聊,氣氛漸漸融洽,過程中工作人員向當事人講政策、講法律,還彈起了冬不拉。在歡樂的氣氛裡,兩名當事人解開心結,徹底放下隔閡,矛盾化於無形。

  冬不拉是哈薩克族的傳統樂器。每當親友聚會、節日歡慶、放牧休憩時,悠揚的琴聲就會響起。其實,調解過程就像彈奏冬不拉,被調解雙方就像是冬不拉的兩根琴弦。隻要耐心了解、找對方法,必定會演奏出美妙的“和弦”。受此啟發,我們成立了“冬不拉調解室”,將傳統民俗融入司法辦案,牆上懸挂著牧區優美的風光畫,挂上了冬不拉,桌上擺滿了各式糕點。辦事群眾來了,倒上熱氣騰騰的奶茶,調解工作在輕鬆的氣氛中開展,收效良好。自設立以來,“冬不拉調解室”已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600余起,相關工作被寫進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調解是做人心工作,充分了解社情民意、用對方式方法,才能更高效化解矛盾糾紛。

  身處牧區,地廣人稀,司法服務半徑大,交通通信不便,僅依靠傳統的工作方式,難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開展巡回審判,讓法官多走路、群眾少跑腿,在牧區尤其具有現實意義。近幾年,我們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17個村設立了各有特色的調解室,還在距離鎮中心260公裡的夏牧場設立巡回審判點,就地辦案、當庭調解,把司法便民服務延伸到草場盡頭,讓矛盾糾紛化解在群眾家門口。去夏牧場尋找當事人,我們經常遇到車輛無法通行的情況,隻能找附近的牧民借馬繼續往裡走,有的時候還要步行爬坡,腳上磨出水泡是常有的事。做好司法服務工作,就是要跨過千山萬水、克服艱難險阻,打通司法為民“最后一公裡”,把公平正義送到群眾身邊。

  牧區很大,責任更大。每一次司法服務,邁出的是腳步,收獲的是支持﹔俯下去的是身板,樹起來的是信任。我會努力將法治的種子播撒到更遠的地方、更多人的心裡,用心用情續寫司法為民新篇章。

  (作者為新疆福海縣人民法院喀拉瑪蓋人民法庭庭長,本報記者李亞楠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19日 05 版)

(責編:白宇、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