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在大地植綠 在心中播綠(大家談)

2024年03月26日05:5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今年是全民義務植樹開展43周年。植樹節前后,全國各地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義務植樹活動。本期大家談刊登3篇稿件,分享關於植綠播綠的認識體會,號召帶動更多人做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者、推動者。

  ——編  者  

 

  激發內生動力

  黃傳融

  一棵樹雖然渺小,千萬棵樹聚起來就是一片森林,蘊藏巨大生態價值、經濟價值。一個人的力量或許有限,14億多人共同努力,就能為守護綠水青山匯聚起磅礡力量。

  植樹造林,惠及的是人,依靠的也是人。我們家從40多年前開始上山種樹。隨著樹一棵棵種下,小樹苗一天天長大,山頭也一天天變綠,全家人見証了一片荒山向青山轉變。更重要的是,隨著生態向好,林下經濟發展起來了,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有起色。不砍樹也能富,看得見的變化帶動越來越多的村民走上植樹、護樹的道路,端上生態飯碗。實踐表明,確保好生態能帶來好效益,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生態保護的積極性就能更好調動起來,形成人人認同、人人出力的良好氛圍。

  眾人植樹樹成林。如何提高人們的生態意識?怎樣號召更多人起而行之?激發內生動力很關鍵。探索多元路徑,讓綠水青山更好轉化為金山銀山,必能激勵人們將植樹造林的事業持續做下去。

  (作者為福建省周寧縣七步鎮后洋村村民)

 

  從少年兒童抓起

  朱秀紅

  推動全民踐行植樹義務,不妨從少年兒童抓起。組織中小學生參加義務植樹,種下的是小樹苗,也種下了共護生態的綠色種子。

  曾經寧夏固原市黃土遍地、植被稀少,固原人堅持植樹造林、綠化家鄉。為了培養學生們愛綠植綠護綠意識,我們以校園綠化為載體,連續30多年開展植樹活動。在揮鍬鏟土、扶苗填坑、提水灌溉的過程中,在與小樹苗共成長的過程中,學生們體會到勞動的樂趣,增進了對植物的了解,也達到了為學校、社會增添綠色、淨化美化環境的目的。樹木也是樹人,開展義務植樹活動,意義不僅在於種下一棵棵樹苗,也在於通過一年年的接續植綠,將改善生態、人人有責的意識植入學生們心中,讓他們自覺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宣傳員、推動者。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人人都植綠護綠,一代一代做下去,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定能早日實現。

  (作者為寧夏固原市第一小學教師)  

 

  創新盡責形式

  張向陽

  為綠植挂防虫粘板及蚊虫誘捕器,為樹木修剪枝葉、鬆土、澆水,懸挂喂鳥器、愛心鳥巢,捐資署名認養樹木(綠地),參加活動可獲電子版義務植樹盡責証書……近年來,豐富的線上線下植樹活動,極大提高了全民義務植樹的參與度。

  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是推進國土綠化、建設美麗中國的生動實踐。2023年我國國土綠化任務超額完成,森林面積和蓄積量“雙增長”,彰顯全國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強大合力。近年來,義務植樹盡責方式與時俱進,已經擴展到造林綠化、撫育管護、自然保護、認種認養、設施修建、捐資捐物、志願服務和其他形式等8大類50多種,方便了公眾參與。特別是“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全面推進,不拘泥於地點,不受限於時節,為公眾全年盡責、多樣盡責提供了便利。創新組織方式、豐富盡責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將進一步匯聚國土綠化的全民力量。

  當前,公眾為植綠護綠盡心出力的自覺性和熱情度愈發高漲。從扛起鐵鍬栽下一棵樹苗,到打開頁面按下一個按鍵,從勞動盡責到捐資盡責,讓愛綠護綠融入日常、浸潤心靈,匯聚眾力、久久為功,我們的祖國將更加美麗。

  (作者為北京市居民)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26日 05 版)

(責編:牛鏞、岳弘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