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第三屆人民網評大賽>>優秀作品

凝心鑄魂 奮進新征程 第三屆“人民紅”網評大賽參賽作品

找尋“二十大”與“新青年”的共同答案

王冠霖
2023年09月28日11:08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青年一代要時刻堅定信仰、堅守初心,擔當使命、砥礪前行,無私奉獻、艱苦奮斗,以更昂揚的姿態踏上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在新時代征程上留下青春無悔的鮮明印記。

最是信仰堅如磐,最是初心不可撼。在中國青年運動的先鋒沃土上,“革命理想高於天”的信念之火代代相傳。一百年前,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示了“永遠跟黨走”的初心,明晰了“為黨育新人”的主責﹔隨后,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風雨蒼黃中,惲代英寫出“為了崇高的理想,我們是舍得付出代價的”,成貽賓高喊“黑暗即將過去、曙光就在前頭”。是他們,是一位位革命先輩,是暗暗長夜中的一次次艱難求索,讓古老中國跨過風雨如晦的夜晚,迎來閃耀神州的璀璨星河。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如今,歷史雖已漸行漸遠,但紅色底蘊卻愈顯厚重:它所承載的革命精神和文化傳統,必將激勵著一代代中國青年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在時代春潮中培根鑄魂!

最是巔峰有擔當,最是砥礪見真章。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堅持科技、教育、人才一體推進,也呼喚著更多跨越“婁山關”和“臘子口”的時代青年勇毅奮進。移動通信領域的尤肖虎教授帶領他的6G團隊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從追趕、到並跑、再到逐步超越,抒寫了一群山巔執劍者“填坑”的故事﹔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總工程師林鳴院士攻克了深埋沉管的這一世界級難題,在伶仃洋上鋪就了一道奔向遠方的彩虹。正如馬克思所說,“隻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峰攀登的人,才有可能到達光輝的頂點”。每一項偉大工程的背后,都離不開一群偉大的人為之砥礪擔當。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吾輩當奮斗不止、篤行不怠,成大國工程熠熠輝光,譜科技強國動人華章。

最是奉獻顯本色,最是奮斗亮底色。豐碑無語,行勝於言。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就是一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而赤誠奉獻的恢宏史詩。從“寧死不當亡國奴”的狼牙山五壯士,到脫貧攻堅“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黃文秀,再到“清澈的愛,隻為中國”的陳祥榕,黨的隊伍所涌現的一代代先進模范,無不體現著奉獻精神。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台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我輩青年必將踏實奉獻、勇於奮斗,將青春答卷書寫在強國建設的宏偉藍圖上,讓人生價值實現在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

縱橫正凌雲,風好恰揚帆。黨的二十大錨定的歷史方位如此清晰,擘畫的奮斗藍圖如此美好,交付給青年一代的責任無上光榮。就讓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在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火熱實踐中,不負深情寄語與殷切囑托,貢獻青年一代的磅礡力量!

(責編:燕帥、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