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固本開新談文化)
2023年09月21日06:3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021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赴貴州看望慰問各族干部群眾時指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特色苗繡既傳統又時尚,既是文化又是產業,不僅能夠弘揚傳統文化,而且能夠推動鄉村振興,要把包括苗繡在內的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好、發展好。”
回憶當時的場景,95后繡娘、苗繡技藝市級傳承人楊文麗仍非常激動:“發展苗繡、傳承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做的最對的事情!”近幾年,她帶領60多名農家婦女傳承老手藝,“繡”出新生活。更多年輕人也陸續回到家鄉。精彩作品飛出大山,村民收入節節攀升,山裡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賦予非遺蓬勃生機。苗繡、侗繡、羌繡等與時尚品牌合作,謀求多元跨界、融合創新,在國內外舞台上大放異彩﹔彝族漆器、瑤族藍染等發展非遺研學,並開啟線上直播,吸引許多年輕人的關注……“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民族特色由此走入千家萬戶,多彩文化“圈粉”世界。
廣大鄉村是非遺資源的富集地。非遺的傳承弘揚發揮了助力脫貧致富、鄉村振興的重要作用。青海藏毯、海南黎錦、圖什業圖刺繡五彩繽紛,“指尖技藝”正持續轉化成為振興力量、百姓福祉﹔赫哲族伊瑪堪說唱在老、中、青、幼中接續傳唱,贊頌著祖國的偉大、民族的團結和生活的蒸蒸日上……目前,56個民族都有項目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相互學習、心心相印、共同奮斗,這美好的畫面,正如伊瑪堪傳承人縱情說唱的一樣——“生活欣欣向榮,后代健康成長,文化代代傳承,各民族就像石榴籽,緊緊擁抱在一起……”
《 人民日報 》( 2023年09月21日 04 版)
(責編:胡永秋、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