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人民熱評

人民熱評:警惕“網絡廁所”聚成更大的“陰影”

趙志疆
2023年08月16日10:14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我發在自己社交平台上的照片,卻莫名其妙被別人‘挂廁’了,對方發表了不少貶損我的言論,評論區裡也都是對我的人身攻擊。我很氣憤很難過,卻無計可施。”近日,有網友披露自己被人“挂廁”辱罵的經歷,並因此引發公眾對“網絡廁所”的關注。

所謂“挂廁”,是指當事人照片、行為或言論被網友投稿至社交平台的“廁所號”,亦稱“網絡廁所”﹔而“廁所號”是在二次元、追星族、游戲圈中較為流行的一類隔空喊話式賬號,網友可以通過后台向該賬號發送私信進行投稿,賬號所有者再將投稿以匿名形式發出。

以“廁所”為名,足見此類賬號的特征和屬性。因為匿名性高,有些人將“網絡廁所”視為法外之地,肆無忌憚地傾倒情緒垃圾﹔因為封閉性強,骯臟的“網絡廁所”很難被圈外人察覺,與此同時,被“挂廁”的“圈內人”往往會遭受更加精准的攻擊。

臭氣熏天的“網絡廁所”裡面,不少網友自稱“廁妹”“廁友”,他們在虛擬的網絡世界裡橫沖直撞、為所欲為。無論是“挂廁”辱罵普通網友,還是P明星丑圖、誘導粉絲罵戰,充滿戾氣的“網絡廁所”,本身就是網絡暴力的“溫床”。雖然“網絡廁所”是虛擬的,“廁妹”“廁友”也是匿名的,但其對網絡環境的破壞是直觀的,對他人的傷害是直接的,有時甚至是致命的。“網絡廁所”中的惡意充滿攻擊性,不僅足以掀起網絡暴力的颶風,而且很容易成為受害者無法承受之重。

更令人感到憂慮的是,媒體記者調查發現,有不少“挂廁”和在評論區公然辱罵的賬號主體都是未成年人。同樣是傾訴,“網絡廁所”與“樹洞”有著本質的不同。后者不過是“閱后即焚”,前者則致力於“呼朋引伴”——以出格博出位是“網絡廁所”裡的生存之道,激烈的負面情緒在這裡建立連接,並通過喊打喊殺來宣泄情緒。然而,這種負面情緒結合體不僅不足以釋放壓力,反而會使每個人都深陷其中。從這種角度來看,無論“挂”人還是被“挂”,都是“網絡廁所”的受害者。

實際上,不少留戀“網絡廁所”的人,最初只是想為“成長的煩惱”療傷,他們試圖通過辱罵“外面的世界”,得到“圈子”內部的認同感。但是,在匿名性的掩護之下,庸常之惡往往令一些人欲罷不能,使“成長的煩惱”成為“成長的罪惡”。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認識誤區——擺脫陰暗的方法是擁抱陽光,而不是聚成更大的陰影,“抱團作惡”終不免自食惡果。

“網絡廁所”既不是法外之地,也不應淪為吞噬健康情緒的“黑洞”。對於網絡平台來說,有必要加大審核力度、完善管理體系、健全舉報機制,消除互聯網上那些“隱秘的角落”。與此同時,家庭和學校也應更加關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教育和引導他們遠離不良網絡文化的侵蝕。隻有增強法律意識、筑牢心理防線,孩子們才不至於將骯臟的“廁所”當成狂歡的“舞台”。這既是維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關鍵,也是營造清朗網絡空間的應有之義。

(責編:燕帥、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