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人民財評

人民財評:金融“及時雨”灌溉春耕田

會心
2023年04月20日11:56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谷雨時分,春雨漸增,春耕正酣。繁忙耕種中,金融“及時雨”也正滋潤著田間地頭。各地金融機構將春耕備耕作為眼下“三農”金融服務的重點,創新產品、優化服務,為今年農業生產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更好助力。

金融支持春耕不斷提額擴面。今年以來,信貸投放力度更大。春耕備耕時期往往是資金投入量最大的時期,眾多金融機構深入調研摸排農戶農企需求,提前部署資金,優先保障投放額度,加大貸款投放力度。金融產品覆蓋更廣,針對農戶貸款額度不足、缺少抵押物等問題,越來越多“量身定制”的專屬信貸產品推陳出新﹔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保障提速擴面,特色農產品保險層出不窮。

金融服務春耕不斷提質增效。服務更足,春耕備耕信貸“綠色通道”縮短審批時限,數字化手段優化審批流程,利率優惠降低貸款成本。合力更強,銀擔合作、銀保合作整合金融服務資源,“保險+期貨”“銀行+保險+期貨”等融合型產品拓寬了融資渠道、強化了風險保障。供給結構更優,金融機構聚焦農業強國建設重點領域優化金融供給,不斷探索支持高標准農田建設領域的有效模式,強化對種業、農業科技和農機裝備等關鍵領域的金融支持,全力助推農業現代化。

一場場春耕金融“及時雨”是金融支持“三農”、服務鄉村振興的生動注腳。在有關部門的引導下,在金融機構的努力創新下,金融不僅在糧食生產,還在耕地保護、種業振興、農資生產流通等農業產業鏈的各環節各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人民銀行數據顯示,2022年末,我國本外幣涉農貸款余額49.25萬億元,同比增長14%,增速比上年末高3.1個百分點﹔全年增加6.22萬億元,同比多增1.65萬億元。

金融活水源源不斷地流入“三農”領域的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卡點和堵點:涉農信息分散、信息化程度低,涉農主體仍然大多缺乏抵押物,農村產權評估難、流轉難、變現難……打通卡點、堵點,讓更多金融活水潤澤田間地頭,讓更多金融資源真正用到農民身上,一方面要“精准滴灌”,瞄准服務對象細化金融服務﹔另一方面要擴大“灌溉”面積,延伸金融服務半徑,多措並舉提升鄉村金融服務可得性。

提升金融支農精准度,就要破解抵押難題。首先,要加強涉農信息整合。金融機構要從多渠道合法採集農民信息,各相關部門應加強涉農數據共享,推動更多農戶家庭資產可計量、可估值、可融資。同時,要進一步盤活農民資產。比如金融機構可以進一步豐富、創新抵押產品,結合農村宅基地、承包地經營權和農業“標准地”等改革試點,推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房、農業“標准地”使用權和農業設施產權抵押貸款,助力更多農民把“資產”變“資金”。

擴大金融支農覆蓋面,就要創新產品服務。當前,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已成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主力軍,金融機構應加快專項產品開發,進一步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授信和融資服務覆蓋面,同時加快推進以農業龍頭企業為核心的農業產業鏈供應鏈金融服務,為更多上下游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戶給予一攬子綜合化金融支持。此外,進一步推動鄉村金融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讓更多農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金融服務,縮小城鄉“數字鴻溝”,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金融更好服務“三農”,離不開政策的引導支持。今年以來,人民銀行持續加大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支持力度,銀保監會印發通知從優化涉農金融供給體制機制等方面對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出要求……各項政策協同發力,相信金融“及時雨”將更好澆灌春耕田,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更大力量。

(責編:趙靜、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