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讓農民生產糧食和增加收入齊頭並進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考慮農資市場價格走勢和農業生產形勢,中央財政近日下達資金100億元,向實際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補貼,統籌支持春耕生產。此舉將更好保障農民收益,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
食為政首,谷為民命。糧食不僅是民生問題、經濟問題,更是安全問題、政治問題。端穩中國飯碗是維護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正所謂“一年農事在春耕”,春耕事關一年的收成,事關千家萬戶的“米袋子”。為農民解決后顧之憂,更好支持春耕生產,才能為農業生產開好頭起好步,為農民增收打基礎強根本。
農民是糧食生產的主體。農民錢袋子有沒有鼓起來,是檢驗“三農”工作成效的重要尺度,對保証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現實中,由於糧食價格總體穩定,不少年輕人通過外出務工提高收入,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種糧積極性。另一方面,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價格抬升,土地租金、人工成本提高,增加了生產成本,壓縮了農民收益。“不讓種糧農民在經濟上吃虧”。提高糧食生產效益、增加農民種糧收入,實現農民生產糧食和增加收入齊頭並進,應當成為政策制定的關切所在。
種糧收益一端是價格,一端是成本。就穩定價格而言,建立重要農產品收儲制度、堅持並完善實行小麥和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等舉措,有效避免了“谷賤傷農”現象。就降低成本而言,農業補貼作為國家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給實際種糧者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緩解了成本增加帶來的影響。以2022年為例,中央財政分三批累計下達種糧農資補貼資金400億元,更好支持夏收秋播、秋收秋種等工作。事實証明:真金白銀的補貼,有效提高了種糧農民的獲得感,促進了農業平穩發展。
促進農民增收,難點在糧食主產區和種糧農民。在政策上,既要考慮如何保証糧食產量,也要考慮如何提高糧食生產效益、增加農民種糧收入。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從價格、補貼、保險等方面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從完善農業補貼,到提高最低收購價,再到擴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范圍,多措並舉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有助於以政策供給穩定種糧預期。另一方面,還應發揮市場力量,通過擴大社會服務、打造品牌優勢、普及先進裝備等方式降本增效,以經營方式創新助力種糧農民有賬算、有錢掙、得實惠。
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讓包括利用自有承包地種糧的農民,流轉土地種糧的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及開展糧食耕種收全程社會化服務的個人和組織,都從政策中獲得福利、增強信心,我們的“米袋子”就會裝得更滿,中國飯碗也定將端得更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