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報:擴大對外開放 讓中外企業合作更緊密

王輝耀

2020年07月26日08:19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擴大對外開放 讓中外企業合作更緊密

7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給“全球首席執行官委員會” 的回信中表示,中國將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全面落實“六穩”“六保”重大政策舉措,為中外企業投資發展提供更完善的營商環境。7月21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強調,市場主體是經濟的力量載體,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社會生產力。要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推動企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發展。

外資是中國改革開放后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引進外資取得了巨大成效,對我國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經濟增長、財稅收入、擴大社會就業等發揮了重要作用。去年年底,我國存續的外資企業(含港澳台)約100萬家,對國家工業總產值的貢獻度超過20%。40多年來,外資外貿常年對我國稅收的貢獻超過25%,直接間接就業超過2億人,為我國開放型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全球經濟和金融周期下行的背景下,中國市場因其廣闊性、完備性、穩定性和開放性,2017年至2019年連續3年,中國新增外商投資共計約4500億美元,使中國成為時下全球吸引外商投資最多的國家。在新冠疫情沖擊下,世界經濟陷入蕭條,中國經濟的亮眼表現使外資企業更加堅定了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根據中國美國商會、上海美國商會與普華永道中國3月的聯合調查數據,盡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尚未完全消除,大部分在華美企暫無轉移生產線或取消在華採購項目的計劃﹔近70%的受訪者預測其在華供應鏈業務將於3個月內恢復正常﹔96%的受訪者預測其在華業務將於3到6個月內回歸常態。中國美國商會4月的最新調查數據還顯示,隨著中國加快推進復工復產,42%的受訪在華美企表示已經恢復正常運轉,13%來自技術行業的公司預測中國市場將有所增長。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很多國家採取了嚴格的出入境管制措施和防疫隔離措施,使人員交流及物流運輸面臨難題,跨國商務活動、國際經濟合作面臨挑戰。為推動在京外資龍頭企業復工復產,最大限度減輕疫情影響,5月以來,北京市委書記蔡奇以“雲外事”的形式分別會見了美國康卡斯特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羅伯茲、環球主題公園及度假區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威廉姆斯、德國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長康林鬆和瑞士ABB集團董事長傅賽等跨國公司負責人。“雲外事”對外釋放了積極信號,對於鼓勵引導更多外企復工復產,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段時間,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因疫情出現中斷,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思潮涌動,中國面臨復雜多變的國際外部環境。諸多外資企業對中國市場的堅定信心,向國內外釋放了非常積極的信號。中國面臨吸引外資、開放發展的新機遇,需要更好發揮外資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

此前,為防控境外輸入病例,許多國家紛紛限制入境。我國自3月28日起也實行外籍人士入境限制政策。受其影響,許多在華跨國企業管理人員及家屬等尚未能返華復工,使企業正常的生產運營活動面臨挑戰。如今,在疫情形勢好轉背景下,一些國家正慢慢放開邊境,放寬限制。如俄羅斯從7月15日起取消對抵達俄羅斯的旅客進行14天強制性隔離的規定﹔日本分三階段逐步開放入境,第一階段將開放商務旅客入境,第二階段則開放給留學生,第三階段再開放給觀光旅客入境。

我國在嚴格防控疫情同時,已向部分國家打開了“快捷通道”。從5月下旬到7月上旬,中德商業包機已分三批次從德國運回多名德國企業家和他們的家屬。目前,中國也已與韓國合作建立起了主要面向商務人士的快捷通道機制,正在共同推動建立區域“快捷通道”網絡。

大型跨國公司高管對企業的生存發展發揮著關鍵作用,其決策部署對企業所在地經濟社會發展也具有較大影響。為推動復工復產,加速經濟社會恢復正常發展,我國在嚴格防控疫情同時,也可放寬更多國家跨國企業高管等外籍人士來華限制,允許其效仿德國、日本等國,在駐華使館、商會、企業等組織下通過集中包機形式入境。此外,為使返華外籍人士更加安心工作而不必憂心子女教育,也可放寬國際教育學校外籍師生返華,簡化其入境手續,參考商務人士通過集中包機形式入境等。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21世紀中葉將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我國“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我國實現更高水平發展需要進一步融入世界,深度參與到全球化的發展浪潮中。在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過程中,結合國情地情,更好發揮外資優勢,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營造和諧融洽、溝通順暢的政企關系,使外資更好助力我國實現長遠發展戰略目標,是當前和今后較長時間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責編:段星宇、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