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報: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金雨紅

2020年06月06日09:33  來源:北京青年報
 

今日社評

北京作為疫情防控的首善之區,疫情防控這根弦要時刻緊繃。降為三級應急響應后,北京各項生產生活秩序會加快恢復,但嚴峻的考驗仍然可能接踵而至,對疫情反彈的隱患風險絲毫不可小覷。每個人都要從生活工作學習的細部細節入手,強化自我保護意識,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為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最終勝利盡心盡力。

6月5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宣布,6月6日零時起,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響應級別調整至三級。這是繼4月30日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響應級別從一級響應調整到二級響應之后的再次調整。(相關報道見03版)

應急響應級別的調整,是北京疫情防控形勢持續穩定向好的一個重要標志。截至6月4日,北京無新增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北京已經連續50天實現雙零增長。5月以來,北京疫情防控工作經受住了五一小長假、全國兩會、大中小學陸續分級分類復學復課等考驗,在此情況下,再次降低應急響應級別,符合疫情防控工作的實際需要,有利於首都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進一步加快恢復。

相應地,北京三級應急響應的防控策略將逐步放寬、動態調整一系列防控措施,包括解除湖北人員進京民航、鐵路購票和公路進京証限制,進京人員不再實行14天居家或集中觀察等十項內容。值得一提的是,武漢前不久完成全市近990萬人大規模核酸檢測,武漢進京人員持核酸檢測陰性証明的,不再進行二次核酸檢測。此舉很好解決了跨地域疫情防控工作的銜接問題,既避免重復檢測,又方便武漢人員順利進京,傳遞了疫情防控工作應有的溫度。

社區封閉管理在三級響應下轉變為常態化管理,在繼續實行查証、驗碼、登記等措施下,出入社區可以不再進行體溫監測,進一步方便了市民日常出入需求。常態化管理不是完全放開,而是對社區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統籌配置社區資源、優化服務人員力量的同時,社區應根據轄區不同情況,突出科學防控、精准施策、有效應對等措施,更有針對性地深化防控工作。

在不能判定風險的時候,隨時佩戴口罩可最大限度降低傳染幾率,響應級別降至三級后,還要不要戴口罩是人們非常關心的問題。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境外疫情還將持續,北京仍然面臨巨大挑戰和壓力。有些重點人群、在重點場所還是必須佩戴口罩,但另外一些情形又不能過度佩戴口罩。三級響應后,戴口罩的策略應由“口罩時時戴”轉變到“口罩隨身帶”,與其糾結何時何地該不該戴口罩,不如樹立和保持自我防護、自我防范的健康意識,養成科學佩戴口罩、隨身攜帶口罩的好習慣。

降為三級應急響應后,北京進一步開放境內團隊旅游業務,允許舉辦一定規模的會議、會展、體育賽事和演出活動等。有序舉辦和開展各類會議活動,要落實主辦方主體責任,強調防和放有機結合,完備應急預案,打有准備之戰。

應急響應級別下調,不意味著可以全面放鬆防控。境外疫情“此起彼伏”,在疫情常態化防控條件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壓力有增無減。北京作為疫情防控的首善之區,容不得半點閃失,疫情防控這根弦還要時刻緊繃,科學精准有效防控還要融入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之中,繼續鞏固穩定向好的防控態勢,鞏固全民抗疫來之不易的重要成果。

應急響應級別下調,不意味著可以徹底“放飛”自我。為做好應急響應調整為三級后的防控工作,北京疾控中心發布了《北京日常防疫指引》。針對市民大眾、特定人群、不同場所等,編制78個防控指引,旨在為北京疫情防控提供科學專業指導,堅持和鞏固在疫情防控中形成的好習慣、好做法,繼續擴大戰疫成果。

“行百裡者半九十”,降為三級應急響應后,北京各項生產生活秩序會加快恢復,但嚴峻的考驗仍然可能接踵而至,對疫情反彈的隱患風險絲毫不可小覷。每個人都要從生活工作學習的細部細節入手,強化自我保護意識,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為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最終勝利盡心盡力。

(責編:王倩、董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