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人工智能井噴 專業選擇不必隻奔“錢途”

陳禹潛

2020年03月06日07:51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人工智能井噴 專業選擇不必隻奔“錢途”

  近日,在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新增備案本科專業名單中,約180所高校通過了新增人工智能專業的審批。高等教育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向人工智能領域傾斜,有利於滿足市場的要求,“人工智能”很可能將在一段時間內成為“香餑餑”。

  2月2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時,教育部也曾提出:“研究生計劃增量,重點投向臨床醫學、公共衛生、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專業,而且以專業學位培養為主,以高層次的應用型人才專業學位為主。”辦有技術含量的教育,培養站在行業頂端的人才,用科技來推動社會發展,一定是以后的發展方向。像人工智能這樣既有前途又有“錢途”的專業,必將出現井噴,為社會發展創造更多價值。

  根據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產業發展報告(2019)》,2018年,在我國745家人工智能企業中,577家企業發生了融資事件,融資總額為3832.22億元,是2017年的2.04倍,排名全球第一。擴大人工智能辦學的規模和數量,是切合時代要求、因勢而新的明智之舉。

  但是,在人工智能這樣的熱門專業和熱門領域佔領高地的時候,我們更需要在教育和市場中呼吁理性。人工智能專業“擴軍”的消息一傳開,就有網友評論:“希望新開專業別流於形式就好。”人工智能是典型的交叉學科,涉及數學、計算機科學、邏輯學、語言學等不同領域的知識,未必每所學校都有充分的師資和資源支撐起這個專業領域的系統培養。一些高校只是將原來的數學與統計學院或者是計算機系改建成人工智能學院,實際教學內容並沒有多大的改變,“挂羊頭賣狗肉”的現象並不少見。

  筆者也曾在人工智能創業的領域蜻蜓點水,其實,目前最尖端的人工智能技術掌握在一部分科技、互聯網企業當中,很多中小型創業團隊標榜的“人工智能”,僅僅是簡單的大數據抓取與初級算法運用。也就是說,“人工智能”研發的門檻仍然相當之高,若是在不了解的情況下貿然投身人工智能領域,市場升溫的時候未必能站在風口,等市場降溫卻很有可能“涼涼”。

  市場的大潮涌起時,無論是高考還是考研,這樣有“錢途”的專業一定是備受考生青睞的。考生對“熱門”專業的追捧無可厚非,但是,在選報這樣“熱門專業”的時候,還是要多加理性思考。

  首先必須認識到,專業熱門程度總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此消彼長,從外語到理工,從金融再到計算機,幾十年來熱門專業早就換了一批又一批。當前,互聯網行業包括人工智能技術的更新迭代也是極快,行業聚焦的領域總是因時而變,很多學生在大學裡夢想以一技之長走“江湖”,畢業后卻發現“江湖”都沒了。況且,短時間大規模的生源涌入,也會造成人工智能領域一定程度上的“人才飽和”,尖端的“紅利”吃盡之后就需要面臨激烈的競爭。此外,人工智能也是一門非常“燒腦”的學科,若是沒有過人的學習能力,還沒等被市場所淘汰,就在學校裡先被學分“制裁”了。

  同時,學習隨時而動,也要隨興趣而動。在跨專業學習越來越盛行、“藍海”和“夕陽”此起彼落的當今社會,留給學生的就業彈性和選擇空間也越來越大。學播音主持也許在傳統廣播電視業沒能找到工作,卻在付費閱讀App找到自己的落腳點﹔學文學專業沒能成為作家,卻成了游戲公司的文案策劃……面對專業抉擇要進行審慎思考,兼顧前途與興趣,而不是一味推崇“熱門專業”。

  人工智能技術的本意就是為了取代事務性的勞動,讓人類實現自由而全面的發展,若是隻顧前途而忽視了自己的興趣,豈不是舍本逐末?熱門專業擴招,體現了教育發展與時代潮流的同頻共振。於個人而言,若是志在熱門,就不妨堅決地當一名弄潮兒,為這一專業的發展作出貢獻﹔若是志不在此,那選擇自己更喜歡的,然后風雨兼程,也挺好。

  陳禹潛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董曉偉、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