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嚴防輸入型病例,決不能因新增病例減少“鬆口氣”

楊鑫宇

2020年03月04日08:34  來源:中國青年報
 

降了,又降了!最近幾天,最能令國人感到欣慰、振奮的消息,大概就是“一降再降”的國內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從2月下旬開始,全國各地的新冠肺炎病例增長勢頭便有了顯著的放緩,多地先后出現了“單日0確診”的可喜現象。3月3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增確診病例僅有125例,就連疫情最為嚴重的武漢市,也僅有111例新增,和幾天之前的情況相比,已有雲泥之別。

不斷出現的“好消息”難免讓人萌生出幾絲“是不是可以鬆一口氣”的念頭。這種念頭在情感上固然可以理解,但是,我們卻決不能讓其影響疫情防控工作的大局。現在,還遠沒有到對這場防疫攻堅戰“宣告勝利”的時候,對可能發生的疫情保持高度戒備,是從上到下,各級疫情防控工作者決不能動搖的基本方針。

在國內病毒傳播逐漸得到有效控制,新增確診病例大幅下降的背景之下,為什麼說疫情的威脅依然嚴重?這當然不是隨意判斷,而是有著不容忽視的現實依據:伴隨著新冠病毒在世界范圍內擴散、傳播,這場疫情早已不再是中國自己的事,而變成了需要世界各國合作控制的全球性傳染病疫情。就在中國的新增確診病例數不斷下降的同時,全球新增確診病例數正在以令人不安的態勢上升。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作為一個與世界有著密切經濟往來和人員往來的大國,面對的是巨大的輸入型病例風險。一旦在這個問題上防范失當,造成輸入型病例的失控,新冠病毒很有可能發生二次傳播,這樣的后果,是誰也承擔不起的。

從最近幾天的新聞上看,輸入型病例有所增加:3月2日,浙江麗水市青田縣發現7個來自意大利的輸入型確診病例﹔北京與寧夏此前先后出現了3個來自伊朗的輸入型確診病例﹔3月1日,深圳也出現了一個來自英國的輸入型病例。這些數字和我國現存確診病例的總體規模相比看似不大,但其傳遞的信息,卻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疫情發展之初,外國出現來自中國的輸入型病例,伴隨著我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情勢已經發生了“反轉”。但這種“反轉”,絕不像一些人想的那樣,僅僅是得意放鬆的資本,這同時也給我國的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對於這樣的挑戰,我們決不能因為其絕對數不大,就輕視大意。

2月28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在日內瓦宣布,將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風險級別由此前的“高”上調至“非常高”。這個信息對包括我國在內的所有國家而言,都值得警惕。全球性的疫情傳播風險,意味著病毒的威脅如今可能來自四面八方。千裡之堤,潰於蟻穴——隻有確保入境關口上的“防疫之網”足夠細密,我們才能確保我們的疫情防控成果,不會因為一個小小的疏忽得而復失。

對於可能出現的輸入型病例,各地有關部門必須做好全方位的應急預案,對輸入型病例的安置、診斷、治療、隔離、護理有明確而可操作的處理流程。對大多數地方而言,這都是一個在此前一個多月的疫情防控工作裡沒遇到過的“新課題”。為此,有必要做到“防患於未然”。當下,我們面對的已經不再是一場全國性的疫情,而是一場全球性的疫情,在全球性疫情沒有平息之前,我們都決不能有半點“鬆勁”。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