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防控疫情要用好大數據

濟 兼

2020年02月17日08:37  來源:光明日報
 

疫情防控是一場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斗爭,也是對社會應急管理能力的一次嚴峻考驗。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調研指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要運用大數據等手段,加強疫情溯源和監測。要穩定居民消費,發展網絡消費,擴大健康類消費。進一步發揮好我國在互聯網、大數據應用方面的優勢,是奪取疫情防控斗爭全面勝利的一個重要方面。

“實時在線”是當前我國社會的一個顯著特征。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統計顯示,截至2019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為8.54億人,互聯網普及率已達61.2%。而17年前非典疫情發生時,我國網民數量僅為5910萬。隨著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智能手機大面積普及,各類社交、電商、娛樂應用軟件廣泛運用,加速實現了線上線下深度結合的生活方式。在疫情防控這一特殊時期,更加需要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為信息公開、疫情監測、民生保障創造有利條件,為探索推進疾控體系現代化積累經驗。

用好互聯網、大數據,能有效促進信息透明。重大疫情面前,及時發布權威信息,公開透明回應群眾關切,能夠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有效壓減謠言等虛假信息傳播空間,更好地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一段時間以來,有關部門和相關機構及時發布確診、疑似、治愈和病亡人員數據,一些互聯網企業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可視化技術優勢,推出“實時疫情動態”“疫情地圖”“同乘患者查詢系統”“發熱門診地圖”等產品,同步普及科學防護知識,有效滿足了民眾的信息需求,有效引導群眾理性看待疫情,增強自我防范意識和防護能力。

用好互聯網、大數據,能有效助力疫情監測。控制源頭、切斷傳播途徑,是傳染病防控的治本之策。疫情發生在春節返鄉、節后復工等人口大流動節點,給疫情防控帶來嚴峻考驗。如何抓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兩大環節,盡最大可能切斷傳染源,需要扎實做好人員狀態監測,盡最大可能控制疫情波及范圍。應用互聯網、大數據這個信息化工具,能夠建立全國統一、全面覆蓋的監測預警系統,方便政府部門和居民個體掌握疫情傳播的實時情況。日前,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聯合開發推出的“密切接觸者測量儀”(公眾版),就是一例很好的示范。

用好互聯網、大數據,能有效服務民生保障。民以食為天,疫情面前更是如此。柴米油鹽、水電氣暖,全力做好千家萬戶的生活保障,才能為疫情防控打下堅實基礎。運用線上方式做好物資採購、遠程辦公,是有效化解疫情對人們生活工作影響的有效手段。一段時間以來,政務、醫療、教育等行業疫情服務網上應用、用戶數量迅速增長,有力配合了居家隔離等應急舉措。網絡直播、網絡音樂、網絡教育等互聯網應用,在特殊時期滿足了人們的個性化文化消費需求。信息化是社會物質文明的生動體現,信息化參與疫情防控實踐,必將促成社會應急管理能力和社會治理能力的升級發展。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