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化解公眾質疑須做好信息公開

於平

2020年01月20日08:10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化解公眾質疑須做好信息公開

“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這是一句廣為流傳的廣告語。然而,號稱“大自然搬運工”的農夫山泉,如今卻卷入了武夷山毀林爭議。據媒體報道,近日,福建南平武夷山民眾舉報稱農夫山泉未經審批,在武夷山國家公園內使用大型器械不合規施工,破壞公園植被,影響十分惡劣。

對此,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林地被毀區域,是一段長約200米的施工便道,“該處便道修筑時間為2019年10月,當時該區域並未劃入武夷山國家公園范圍。經福建省人民政府2019年12月25日批准的《武夷山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新調入國家公園范圍”。毀林情況已由公安部門立案調查。另一處是當地村民的毛竹生產便道,農夫山泉公司“未對便道進行拓寬、整修,也未對該便道沿途的林木等周圍環境損壞”。此外,農夫山泉的取水點也不在武夷山國家公園范圍內。

根據官方的回應,農夫山泉確有毀林行為,但並不存在未經審批,在武夷山國家公園施工的情節。不過,該說法恐怕依然難以平息質疑。網上視頻顯示,就在1月11日夜間,仍有大型機械進入林區連夜施工。12日下午,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林貴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提到,“昨晚已勸退施工隊伍”。

倘若便道是之前修建的,未有拓寬、整修,那允許大型機械進入林區連夜施工又“勸退施工隊伍”的做法,需要更明確的解釋。退一步說,即便修建施工便道的區域當時並不屬於國家公園范圍,從視頻中看,施工方對當地原始植被的破壞基本是板上釘釘的,無論是被截成一段一段的粗壯樹木,還是損失殆盡的草木、灌木,都令觀者為之心疼。破壞到底有多嚴重,未來將如何修復,從農夫山泉公司到地方監管部門,都需要有明確回應。

當然,也不排除民眾對於此事過於敏感的可能性。真實情況或許沒那麼糟糕。但是,這種“敏感”不是壞事,絕非民眾多管閑事乃至無理取鬧之舉。武夷山是中國獨有的物種寶庫,生物多樣性之豐富,令人嘆為觀止,有著“世界生物之窗”的美譽。然而,武夷山的生態系統也極為脆弱,一草一木的變動都可能影響到一些物種的安危。因此,當地民眾自發組織起來,盯緊一切威脅當地生態的行為,從長遠看,對武夷山的生態保護來說是件好事。

對民眾的一片熱誠,不能輕易澆冷水。相關方面回應舉報,須給出充分的信息說明和細致的溝通解釋。比如,面對毀林爭議,除了進一步澄清事實,公布立案調查的結果,主管部門將如何拿出舉措,加大巡查力度,捍衛山林生態安全等,都要做好信息公示。

而身處爭議焦點的農夫山泉,更不能對質疑視而不見。據其回應,這一取水項目已通過環評,有合法審批。但針對一邊是市民舉報毀林,另一邊是當地村民要求施工方拿出審批文件被拒的情況,有必要從最開始的溝通環節反思——環評審批的前提是公眾參與,項目當初是否充分征求公眾意見?環評及實施情況如何?對此,當地環保部門同樣不能保持沉默。

企業要發展,尋找優質的水源,是基於正常的商業邏輯,並非不能理解。但是,商業開發的同時盡可能保護當地生態,做好和當地居民的溝通工作,應是項目順利施工的前提。

 

(責編:段星宇、董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