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報:“清北牌中小學教師”不能成噱頭

東原

2020年01月10日07:54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清北牌中小學教師”不能成噱頭

2019年,一批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應屆畢業生到深圳中小學任教,一時成為熱門話題。在1月8日深圳市政協六屆六次會議教育界別分組討論現場,這一話題也受到熱議。多名委員表示,從優秀師范生都難招進,到如今吸引大量清北生任教,這是深圳教育的好現象。同時也有委員擔憂:這些清北畢業生是否真正有心於且適合基礎教育?他們任教中小學會有哪些問題?如何更好發揮他們的作用?

在高等教育上,深圳還沒有“山高人為峰”,但在中小學教育上,深圳近年來讓人刮目相看。去年,除以“近30萬年薪招中小學教師”引爆話題的龍華區招聘76名清北畢業生外,還有南山外國語學校(集團)高級中學招聘20人,19人來自清華北大﹔深圳中學新引進的34名教師中,22人畢業於清北。僅這三塊加起來,清北生人數就達117人。

對於清北畢業生南下深圳當中小學教師,不少人質疑是否大材小用。人才是第一資源,當很多城市對清北畢業生夢寐以求,一年也招不到幾個時,深圳這樣的數據確實有些扎眼。但所謂“大材小用”其實是一個偽問題。看歷史,很多宗師級的人物都曾當過小學教師或中學教師,比如錢穆先生﹔看世界,芬蘭以教育著稱,芬蘭教師門檻之高,就連世界五百強也望其項背。基礎教育處於基礎地位,內在地需要“大材”,有了“大材”怎會“小用”?

真正值得關心的是,這些清北畢業生能不能稱為“大材”,會不會發揮作用?單看學歷,清華北大畢業生,學歷確實顯赫,但學歷畢竟不代表能力,尤其是教育有其專業性,現在的中小學教師,基本都受過師范專業訓練,清北畢業生的教育教學能力,未必一定比師范院校畢業生強。做好中小學教師,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實學識,要有仁愛之心,對照“四有”好教師標准,真看不出國內一流院校畢業生就一定更有優勢。

因為未必適應,所以未必能留。深圳外國語學校國際部校長鄔曉莉舉了一個例子,有一些清北大學生,“包括我們(深外)高中部,干了半年,戶口解決了,在深圳也了解情況,就跳槽了。因為他有職業幻滅感,現實和他們想的是不一樣的。”鄔曉莉所講的職業幻滅感,指的是現實與想象脫節,有些清北畢業生不適應不習慣不滿足中小學教師工作。

還要看到,這些清北畢業生都是以高薪招聘過來的,其薪酬遠超現有教師隊伍。據鄔曉莉校長介紹,有外語學校的老教師說,干了一輩子年薪就二十來萬,剛剛招一個畢業生,年薪就30萬。這其實已經表達出了一定的不滿。教師也是人,這種不滿,會不會影響教學?影響會有多大?都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清北生當小學教師,符合方向,值得鼓勵,但不能搞成“清北小學教師”政績工程,弄出一個“清北牌中小學教師”的噱頭,讓相關部門有了政績,對外招生有了標簽。現在要警惕“清北牌小學教師”成為噱頭,既要鼓勵清北畢業生進中小學,也要保証留得下來、融得進去、做出成績。

(責編:董曉偉、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