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整治亂辦酒席能否限制違規者子女入學

白毅鵬

2020年01月03日08:03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整治亂辦酒席能否限制違規者子女入學

  近日,貴陽市息烽縣出台《息烽縣進一步規范和整治辦理酒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其中提到,對違規操辦者,將影響縣級各類惠民補助獲得和子女入學、入黨、參加國家公務員及各企事業單位招錄。

  應該說,規范整治酒席有其現實必要性。筆者在進行易扶搬遷社區調研時,社區管理人員曾談到,有村民由於家鄉過頻的婚喪嫁娶事兒,不得不經常向工廠請假,甚至還會無故告退、離職。盡管這屬於個別現象,也有部分人員規則意識薄弱等原因,但多少已暴露出酒席過頻過多對正常生產生活的影響。

  過頻過多的酒席耗損村民精力,也增加村民經濟負擔,助長鋪張浪費、攀比奢靡之風。這些“旁溢”而出的不良風氣若不能得到遏制,必然危及鄉土社會的朴素與純真。息烽縣出台的《方案》的做法,旨在引導、規范、約束當地名目繁多的辦酒惡習,將民眾從苦不堪言卻不能自拔的惡性循環拯救出來,無疑有著良好初衷。需要注意的是,《方案》中違規辦酒席影響子女入學、考公務員甚至還可能影響縣級各類惠民補助獲得等規定,是否有足夠的法律依據。

  對於移風易俗,民眾並非沒有共識。升學要辦酒,買房買車要辦酒,甚至出現過母豬生子都辦酒的極端案例。越來越高的人情成本,可謂盡人皆知。地方政府若能因勢利導,由黨政干部帶頭、對村(居)民違規辦酒行為勸誡引導,當然有助於剎住不良風氣。但是,不管政府多麼用心良苦,其規定或者治理措施,都要於法有據。如果缺乏法律依據,不僅會讓相關治理“打折扣”,還會損害法治精神。

  許多地方開展移風易俗工作,通過制定並實施“村規民約”,從而激活鄉村社群的自治傳統。如此辦法看似“溫吞”,卻是推進移風易俗的高招。畢竟,如果不能從觀念上開明釋義,不僅難以扭轉不良風氣,甚至會導致部分群眾想盡辦法規避限制,最終與移風易俗的初衷相背離。

  在生活方式轉型、社會格局快速變動的時代,移風易俗不僅要和陳舊落后的觀念作斗爭,還要回應民眾的關切。這項工作是對民眾的要求,也是對政府管理水平、施政策略的考驗。基層政府要想好如何拆解難題、如何因勢引導,下足“繡花針”功夫,更得敬畏法律,時刻保持對使用權力的審慎謙抑。

(責編:董曉偉、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