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大家都在議論“影視業寒冬”,有點被驚著了。不是電影票房老在高歌猛進嗎?不是爆款電影挺多嗎?怎麼就“寒冬”了?
但據實說,影視業的“寒意”還是較為明顯的。
一個明顯的例証是,明星演員都抱怨沒戲演了,太閑了。楊穎在生子后便再也沒接到戲約,隻好靠綜藝混日子﹔迪麗熱巴也在綜藝節目中抱怨自己長期無戲可拍﹔明道在《演員請就位》中非常誠懇地說,這是他今年拍的第一場戲。甚至“中年王子”黃曉明也曾表示,現在不得不主動去找戲拍,出演一些“不一定非是男一號的戲”。
與此相映成趣的是,今年前三季度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備案的電視劇部數為646部,而去年前三季度為886部,同比下降了27.1%,同時集數跟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10612集,同比下降了30.1%。“影視行業風向標”橫店影視城,開機率同比銳減45%(據11月中旬發布的《中國電視劇風向標報告》)。
影視公司的日子也不好過。據天眼查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共有超過3228家公司名稱及主營業務涵蓋“影視”的公司注銷或吊銷,遠高於2018年的1946家。
有人還套用詩人北島的名句,說俏皮話,“現在劇本碰到一起,都是資金斷裂的聲音”。
但在資本撤離、明星賦閑、劇集減少的另一面,中國電影票房並未衰退。截至12月17日,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累計電影票房已達613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606.88億元的票房總成績。
另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2月18日報道,今年到目前為止,中國內地票房前十的電影中有八部是國產電影。以此衡量的話,2019年或許將成為中國電影史上成績最好的一年。
所以,我有點懷疑,所謂“影視業寒冬”,只是一個偽命題。
如果影視業寒冬只是一個擠泡沫或者行業淘汰洗牌的過程,那我以為這樣的“寒冬”來得或許正是時候。和前幾年資本浪潮中的泥沙俱下相比,種種跡象表明,觀眾用票房投票,影視行業的邏輯已經悄然改變。那種指望流量明星加大IP,即可隨隨便便掙錢的年代或將一去不復返。
“以前跟導演聊一聊覺得能投就投了,現在不行了,現在投資影視項目,必須看劇本”。不久前,博納影業集團董事長於冬在一場活動上曾如此感慨。讓電影重新回歸劇本,回歸表演,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情。這是對電影藝術的基本遵循,也是對觀眾智商的應有尊重。
如果說中國影視業有寒冬,那也是結構性的,好片終將迎來春天,爛片才會遭遇寒冬。以電影市場而論,《哪吒之魔童降世》的49.74億票房、《流浪地球》的46.55億、《我和我的祖國》的29.89億,再加上票房表現不俗的《中國機長》《少年的你》等口碑佳作,它們分走了蛋糕的大部分,剩下的沉默的大多數自然會感到寒意逼人。
然而這正是觀眾理性選擇的結果,他們進步了。以為中國觀眾傻可以隨意收割票房韭菜,今天終於到了還賬的時候。
其實,爭論影視是否存在寒冬,意義不大。但感受下寒意,大家正好可以冷靜下來。
比如那些抱怨沒戲演的演員,正好可以反思下自己,適當的時候,自降身段或者改行謀劃人生下半場,都沒什麼可羞恥的。那些迷信流量明星和大IP的導演也扑街了,這証明,電影自身的品質遠比明星的流量更重要﹔還有對於電影公司來說,做大做強的願望是好的,但瘋狂擴張甚至抵押投資,就不明智了。“寒冬”來了,他們正好可以慢下來,修煉下自己的內功。
環視全球,電影行業從來都算不上一個好生意。如果這個冬天,影視業釋放的這股寒意,能喚醒從業人員對於電影基本的敬意和尊重,那就善莫大焉!“寒冬”之下,希望猶存,中國影視的春天或將在不遠的將來等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