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踩線供熱”難以滿足居民對舒適的向往

薄言

2019年12月12日08:05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踩線供熱”難以滿足居民對舒適的向往

  到冬季,供暖是一個常聊常新的話題。從什麼時候供暖到供暖能不能達標,從供暖期間出現問題該找誰到供暖不達標如何退費,都是百姓關心的大事。

  “達標”可以說是供暖的最低保障。18℃,是我國大部分城市供暖的達標線。

  但是,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如果室內氣溫僅僅是18℃,根本達不到“舒適”的程度。一些供熱企業“踩線供熱”,其中緣由也不難理解,提高溫度意味著增加成本,企業選擇“能省則省”。

  2002年,國家制定了《室內空氣質量標准》,即GB/T18883-2002,其規定冬季採暖標准為16-24℃,符合這個標准的室內溫度就是舒適的室內溫度。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人們即使在家,普遍穿得比較厚、比較多,對室內溫度也不是太敏感。但現在大多數人一回家就會換上睡衣,不再裹著毛衣毛褲入眠,如果再進入16℃、18℃這樣的環境,自然會覺得不那麼暖和。

  有記者曾做過一個小測試。在一間15平方米的封閉房間,室溫計顯示21℃、20℃時,無論是青壯年還是60歲老人、5歲小孩都感覺相對舒適。一杯開水放置22分鐘左右,變成了40℃的溫水。當空調設置為18℃時,記者的肩膀、脖子、膝蓋等位置均有一些涼意,15分鐘后,必須加穿一件外衣,上述老人與小孩也感覺到涼。

  在2018年黑龍江兩會上,省人大代表丁非說,居民室內溫度為18℃,這個溫度青壯年尚可接受,對於年老體弱的老年人和抵抗力差的兒童來說有些偏低,對於有病人的家庭來說更顯溫度不夠。一些醫學專家也認為,18-25℃比較適合人居住,而23℃最好。

  由此來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18℃或許隻能當做滿足大家“不冷”的需求,而距離“舒適”還有一定的距離。

  或許,供熱企業不妨提供更人性化服務,根據天氣變化實時調整供熱溫度,而不是拘泥於達標線。有時候,“達標”了,未必就溫暖、舒適了。

  其實,早就有一些地方開始探索供熱分戶計量,比如鄭州、蘭州等地。通俗點理解,就是將供暖管線由原來的串聯式改為並聯,每家安一個閥門,用戶可以自主決定採暖的室內溫度,有的地方也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但在一些地方也遇冷,收效甚微。

  從推廣情況不太好的城市來看,原因主要在於對政策宣傳不到位、收費不透明等,但更大原因在於,分戶計量后可能會導致用戶繳費降低,觸及供熱企業的利益。這就導致供熱企業的積極性不高。

  靈活性供暖,必然會帶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需要各方面都作出努力,比如政府、熱企、物業等,這是一個系統工程,也需要從長計議,但這並不是不改變的理由。

  就像現在一些城市能夠做到根據氣溫的變化,會採取提前供暖或者延后供暖一樣,在這個越來越趨向“用腳投票”的時代,百姓舒適了,評價、口碑自然也就上去了。

  冬季的“幸福指數”中,供暖溫度的高低,直接影響居民居住舒適度的高低。如何做到精准達標、靈活達標,早該提上日程、探索更為適合的方式。

 

(責編:段星宇、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