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又“好住” 老舊小區煥發新活力

2019年12月08日19:25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好看”又“好住” 老舊小區煥發新活力

  城市中,有一座座嶄新的高樓拔地而起,也有一些房子慢慢老去。這些房子是人們眼中的“老破小”,大多具有20年以上房齡。街老、院老、房老、設施老、生活環境差,是這些老舊小區常見的問題。這不僅成為小區居民的一樁“心事”,也是現代城市發展及社區治理的一大“心病”。

  老舊小區改造,與民生福祉相連,與城市文明相系。它是一項民生工程,也是一項發展工程,更是一項社會基層治理工程。改善人居環境,促進產業投資,彌補城市發展裂痕……通過老舊小區改造,城市將更加宜居、更具包容性和人文關懷,不斷煥發新的活力。

  “好看”又“好住” 這是一項民生工程

  坑坑窪窪的馬路變成了干淨整潔的柏油路,小區周圍及河邊公園鋪上了草坪……河北省大廠回族自治縣曾經臟亂差的老舊小區,在實施改造工程后煥然一新。在焦作市山陽區豐收社區的豐收小區,改造工程不僅讓小區外觀亮起來、美起來,還給小區增添了一部文體用品共享機,供居民們免費使用。

  始於“顏值”,精於細節,這是當下很多地方正在實施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的特點。這是一項涉及上億居民的民生工程,事關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017年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廈門、廣州等15個城市啟動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試點,截至2018年12月份,試點城市共改造老舊小區106個,惠及5.9萬戶居民。

  老舊小區改造是群眾的期盼,不僅要改善硬件設施,還要增加養老托幼等民生服務,使小區“好看”又“好住”。目前來說,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保基本的配套設施,例如,維修完善與居民生活直接相關的水、電、氣、路等市政基礎設施﹔二是提升類的基礎設施,比如有條件的地方配建停車場、活動室、物業用房等﹔三是完善公共服務類的內容,包括完善社區養老、撫幼、醫療、家政等設施。

  現實來看,要完成這些改造內容並不容易,需要破解的難題很多,包括建立多元化融資機制、動員小區居民通過協商形成共識、同步建立小區后續管理機制等等。因此,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光靠政府部門唱“獨角戲”不行,還要創新體制機制,充分吸引社會力量參與,組成多聲部“合唱”,從而讓這一民生工程取得扎扎實實的效果。

  2019年10月21日,哈爾濱市道裡區共樂小區的數十棟老樓房完成了節能宜居改造,當地數千戶居民住進了暖屋子。

  穩投資促消費 這是一項發展工程

  在老齡化進程加速的背景下,對老舊小區進行“適老化改造”,正逐漸成為當前城市更新、促進消費的重要方向。

  老舊小區改造,一方面能夠補齊幼兒園、小超市等短缺的服務設施,進而消除居民擴大消費的障礙﹔另一方面也能開拓銀發消費、幼兒消費、綠色消費等新消費模式,持續有效地為國民經濟創造新動能。特別指出的是,老舊小區改造投資周期短,通常在半年左右,它的邊際效益明顯,資金周轉很快,能迅速轉化為消費能力。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需要改造的城鎮老舊小區有17萬個。按此數量計算,專家預計投資規模大致是3-5萬億。在3-5年之內,如果把這樣一個項目落實好,每年的投資規模將會達到1萬億左右。

  在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外部形勢日益嚴峻的情況下,做好“六穩”工作對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其中一個“穩”就是穩投資,而基建投資是穩投資的重要抓手。從粉刷外牆、增設電梯到完善公共服務設施,老舊小區改造涉及的投資領域較多,將直接帶動鋼材、水泥、玻璃、電纜、工程機械等的市場需求。在不大拆大建的前提下,老舊小區改造既改善了城區居民的生活環境,又拉動了新的有效投資增長,可謂一舉多得。

  此外,從城市化發展的角度看,老舊小區改造也能促進城市更新和功能提升,改善過去外觀上樓宇林立,但內部功能不健全的狀況。從國際經驗看,城市更新也是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結果。

  重協商集合力 這是一項社會基層治理工程

  老舊小區改造的過程中,不同居民可能存在不同訴求,如何讓小區改造順利進行,讓老百姓改得寬心、住得舒心?

  以廣受關注的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為例。有的居民對加裝電梯的需求很強烈、很迫切﹔有的居民覺得加裝電梯固然是好事,但不加裝電梯也勉強可以應付﹔有的居民則擔心費用分攤不夠公平合理、電梯運行噪音大打擾正常生活……眾口難調,好事要做好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容易。這就要平衡好各方利益,找到“最大公約數”,通過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繪就老舊小區改造的最大“同心圓”。

  目前,各地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也涌現出不少值得借鑒的經驗。近日,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橋東岸路333幢首部電梯加裝成功,採取的是按比例分攤的模式。10戶居民共同協商后,確定6樓每戶承擔20.5%,5樓每戶承擔15%,4樓每戶承擔9%,3樓每戶承擔4%,2樓每戶承擔1.5%,1樓業主不分攤。電梯的維修保養、電費負擔也按此比例分攤。四川成都則允許小區依法依規用住房維修基金購買“電梯維修險”,並將這一模式引入到房屋外牆瓷磚脫落等其他共用部位的維修中。河南新鄉三分區社區則成立了居民議事會,遵照“大家事大家議”的理念,確保改造事項由居民提出、居民共建、居民受益。

  老舊小區改造並非易事,量大面廣,情況各異,任務繁重,與其說是一項建設工作,不如說是一項社會基層治理工程。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充分做好通盤考量,盡可能減少協調和磨合成本,還需要不斷探索和實踐。而尊重和回應居民們多元化、差異化的利益訴求,願意“成人之美”,或許能更好地推進改造工程順利開展。(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武曉娟)

(責編:李楓、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