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報:“口腹之欲”背后的“開放之勢”

朱珉迕

2019年11月11日14:11  來源:解放日報
 
原標題:“口腹之欲”背后的“開放之勢”

進口進口,關鍵要進“口”——進博會上故事很多,也不乏段子,最戲謔的,大概就是這句吧。

玩笑歸玩笑,進博會上一道不可回避的景觀,倒真是進“口”。與去年一樣,食品和農產品展區的人氣始終居高不下。從西班牙火腿到牙買加咖啡,從“世界第二辣”的馬達加斯加鳥眼辣椒到超600斤重的藍鰭金槍魚,進博會上的各類吃食,讓場內隨處可見排隊試吃的長龍,也讓場外觀者對這場盛會有了一種更為直觀、更有“味道”的記憶。

進口產品、服務千千萬,各人術業各有專攻。但對食物,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發言權,都有自己的好惡和憧憬。對各類參觀者而言,食品展台在整個進博會中,或許是最沒有“門檻”的。這並不代表說食品貿易不具專業性,事實恰恰相反﹔只是說,當進博會同人們的味覺關聯在一起的時候,它和它身上承載的一些價值,會比那些單純的概念和數字,更容易刻在人們心裡。

“口腹之欲”,那是人之常情,所以對食品展台前時有的火熱景象,甚至包括常被年輕人嘲笑的那種“大媽”“爺叔”們沖著各類食品蜂擁而來的行為,也不必太過在意。一個綜合性的展會,總要滿足不同層面的需求,專業、高端甚至不乏小眾的對接自然應是主流,適當的喧鬧和業余也完全可以接受。況且,有時那些看似“業余”的表現,恰恰道出一種深層次的人心所向。

進口進“口”,並不只是吃的事情。食物之於進博會之所以重要,不僅因為人要果腹,也不僅因為“吃”的事情天然帶有“流量體質”。特別關鍵的一條,食物這個東西,是貿易的承載——人類最早的貿易,很大程度上就是食物的貿易。人要生存,要生活,要體驗,要享受,也就有了關於食物的交易和貿易,進而有了以食物流動構成的一部特別的全球史。

有人說,食物就像一群旅行家,在漫長的年代裡,慢慢地走遍全球。美國人斯坦迪奇用一本《舌尖上的歷史》告訴人們,在人類歷史上,食物是如何成為社會變革、政治改組、土地競爭、工業發展、軍事沖突以及經濟擴張背后的主因的,因為食物而產生的一系列變化,又如何改變和塑造了今日社會及其游戲規則。這類頗具學理的文化史研究,多年來並不少見。而對更多普通人來說,食物為“全球化”或者“開放”這些宏大概念提供的注腳,是再明白不過的。

想想今天中國人最熟悉的那些東西——辣椒,原產美洲,明朝傳入中國﹔玉米,原產拉美,也是差不多時候傳入中國。今天中餐裡常見的番薯、馬鈴薯、南瓜、花生,也大多是“舶來品”。這可以算是“開放”的某種雛形。換句話說,中國人的家裡,你很難找到一張沒有“外來物種”的餐桌——當然,換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其實都是如此。

更具象意義上的“食品貿易”,則在今天持續不斷地發生著。進博會上有個展區,就叫“世界的廚房”,擺著五湖四海各路食材。其實許多中國人家中的廚房,已經是一個微縮版的“世界廚房”。兩天前在進博會上新發布的一組數據就顯示,2018年,中國進口食品來源地達185個,總額達735.7億美元,同比增長達19.3%﹔進口食品的市場零售規模首次超過萬億人民幣,日益成為國內消費的新動能。不少中國人飯碗裡的大米是進口的,豬肉是進口的,海鮮是進口的,大豆是進口的,一盤最地道的麻婆豆腐,可能就是“進口”的產物。反過來說,沒有全球進口,怕是也吃不到今天的“中餐”。

說這些的意思是,食物所承載的意義,其實遠超食物本身。進口博覽會上的“進‘口’熱”,就像一個隱喻,在一個側面詮釋著進博會最重要的“開放”的價值。開放是人心所向,是歷史大勢,如習近平主席在開幕式上所說,這就如大江大河,“奔騰向前的勢頭是誰也阻擋不了的”。這很宏大,也很具體,具體到一個食品展台前的趨之若鹜,具體到一片火腿、一片金槍魚給人帶來的好奇與滿足,具體到一切來自全球的“好東西”的心向往之。

有句流行語叫,“沒有人能制止吃貨的腳步”。人的味蕾,往往最誠實地記載著心性。當人們發自內心地對食物表達熱情的時候,其實也在接受著食物的提醒:無論你願不願意,敞開胸懷、融入全球,這種“口腹之欲”背后的“開放之勢”,已經真真切切地存在了。

(責編:段星宇、董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