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報:規范教育類APP 構建良好教育生態

2019年09月06日07:58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規范教育類APP 構建良好教育生態

  本報特約評論員

  針對近年來少數教育類APP出現的問題,有人要求“一刀切”禁止教育類APP,有的地方全面禁止教師給學生布置電子作業。八部門《意見》強調堅持問題導向、標本兼治,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進行規范。教育類APP的亂象需要治理,也要看到其對教育發展的提質增效的作用。

  教育部、中央網信辦等八部門日前發布《關於引導規范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有序健康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要求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管理與服務、安全與發展的關系,分類引導不同教育階段和類型、不同用戶群體、不同功能用途的教育移動應用,構建良好教育生態。(相關報道見A6版)

  《意見》對規范並促進各類教育APP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任何行業的規律首先是發展,然后才是規范,如果沒有以發展為前提,則規范沒有意義。為此《意見》明確提出,以促進教育APP的發展作為政策出發點,引導規范管理是手段,有序健康發展是目標,規范管理是為健康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針對近年來少數教育類APP出現的問題,有人要求“一刀切”禁止教育類APP,有的地方教育部門為回應輿論,全面禁止教師給學生布置電子作業。這次八部門發布的《意見》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標本兼治,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進行規范。也就是說,教育類APP的亂象需要治理,同時也要看到其對教育發展的提質增效的作用。

  “一刀切”禁止教育類APP,既和互聯網+教育這一未來教育發展趨勢背離,實際上也不具有可操作性。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互聯網+教育”,促進優質資源共享,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此次發布的《意見》也充分肯定教育類APP的作用,稱其在提高教學效率和管理水平、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和興趣發展、優化師生體驗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此次《意見》明確,對教育類APP的監管實行“備案制度”。這和要求校外學科培訓機構“証照齊全”(既要有辦學許可証,又要有營業執照)不同,採取的是和線上教育培訓機構一樣的監管方式,是“簡政放權”的具體措施。建立教育備案制度,就是對教育類APP進行過程監管——《意見》要求,教育移動應用提供者在取得ICP備案、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定級備案証明和等級測評報告后,向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進行教育業務備案,登記單位基本信息和所開發的教育移動應用信息。

  對於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線上教育培訓和教育類APP,都可以採取降低監管門檻,實行教育備案的方式。這樣可把所有機構都納入監管,避免由於監管門檻高,一些機構游離在監管之外,也有利於監管部門掌握其具體經營內容,依法查處經營過程中的違規行為。比如,《意見》指出,推薦使用的教育移動應用應當遵循自願原則,不得與教學管理行為綁定,不得與學分、成績和評優挂鉤,而要監管APP是否依規經營,就需要進行過程監管。

  《意見》十分重視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要求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實行教育移動應用的選用制度,充分尊重教職工、學生和家長的意見,嚴格選用標准、控制數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負擔。說到底,教育類APP需要在市場競爭中獲得發展空間,由教師、學生、學生家長共同參與選擇教育類APP,促使教育類APP提高質量,重視品牌建設,以質量和品牌吸引教師、學生和學生家長選用。

  《意見》為教育類APP健康發展提供了良好政策支持。從教育類APP的健康發展看,短期可強化專項行動,集中治理教育類APP亂象,長期看需要構建常態化的治理體系,建立政府管理、企業履責、專家獻策、學校把關、家長監護、社會監督、行業自律等多主體參與、職責明晰的綜合協同治理體系。相信在這一綜合治理體系之下,教育類APP會得到更好發展,為促進優質資源共享和學生個性化教育發揮更大作用。

(責編:仝宗莉、董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