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安全的小區,也要有開放的心態

王學鈞

2019年08月23日08:08  來源:齊魯晚報
 
原標題:安全的小區,也要有開放的心態

  “電梯掐脖”事件之后, 小區安保再成熱門話題。

  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深入濟南部分小區採訪發現,大家對小區安保的“擔憂”主要源於這樣一些問題:小區安保設施不健全,沒有安裝門禁與監控系統,外來人員可以隨意出入﹔小區雖然裝有門禁與監控系統,但物業管理跟不上,以至於先進的安保設施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小區居民安全意識淡薄,對各種安全風險與安保漏洞缺乏應有的警惕與重視。

  這份“擔憂”不無道理。如果所在小區裝有現代化的門禁與監控系統,如果小區物業部門的安保工作足夠用心足夠給力,如果小區居民能在安全方面“多長個心眼”,“家門口的安全”就會更有保障,某些“安保事故”就可以避免。在這個意義上,不少小區都應有安保方面的“擔憂”,都應認真省察並及時解決自身存在的各種安全問題。

  不過,這份“擔憂”也有值得擔憂之處。在強化小區安保的同時,我們還要努力避免小區過度的自我封閉。在很多人看來,似乎小區安保出現問題,就是因為小區的封閉性還不夠強,隻要用一層層的門禁把小區“封”得嚴嚴的,用一道道的監控把小區“盯”得緊緊的,在避免“閑雜人等”入內的同時,再多留意一下個別蒙混過關的“可疑分子”,小區安全就不成問題了。

  強化小區安保,固然可以將一些別有企圖的外來人員拒於門外,但是還不足從根本上消解小區安全問題。對一些居民小區而言,小區安保經常“防君子不防小人”,侵害小區安全的人沒有攔住,小區內外的正常交流卻被擋住了不少。此外,小區過度封閉不僅容易在公共空間上形成許多區隔,也會影響路網布局與城市交通的微循環,最終導致社區之間的交流不斷減少,階層之間的隔膜不斷加深。

  也正因如此,很多發達國家在城市規劃上通常實行街區制,不提倡建設封閉性小區。2016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也明確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廣街區制,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實現內部道路公共化,解決交通路網布局問題,促進土地節約利用。”遺憾的是,這幾年,各地街區制推廣的力度似乎並不夠大。在不少地方,封閉化小區的建設非但沒被叫停,還呈現出某種不斷加碼的態勢。

  無論如何,對居民小區而言,安全與開放都是“剛需”。小區安全不僅是社會安全的具體表現,也最終仰賴於社會安全環境的達成。自我封閉打造“安全孤島”的想法也只是一種“權宜之計”。從這個角度來說,居民小區在不斷強化安保的同時,還要展現更加開放的心態,促進整個社會的安全與和諧。

(責編:段星宇、董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