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面對災難的幽默如何化悲痛為力量

王鐘的

2019年08月13日07:51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面對災難的幽默如何化悲痛為力量

  連日來,台風“利奇馬”自南向北,席卷我國多個省市,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害。在災難中,人們如何恰當地表達,如何避免人為的“次生災害”,成了公共輿論場面臨的重要問題。

  一位知名男性藝人的做法,引發了激烈的網絡爭議。8月10日,他在微博中晒出了一段自己爬在電線杆上躲避洪水的視頻,表情夸張,動作搞笑。有人認為,他是用幽默的方式提醒公眾注意出行安全,但也有人發現,當時地面積水不多,藝人沒有避災的需要,況且“爬電線杆”顯然不是正確的避災方式。隨后,該藝人刪除了視頻,但圍繞自然災害中幽默言行的討論並未就此終止。

  幽默是人類的天性,即便是在慘烈的災難中,很多人依然習慣作出幽默的表達。面對天災人禍的打擊,保持粲然一笑的能力,有助於人們緩解情緒,從悲傷中走出來,更加積極地投入災后修復和建設。正因如此,在人類災難史上,不管是無法預知和抗拒的自然災害,還是戰爭、動亂等人為災難,始終存在一種以幽默對抗悲情、以樂觀對抗困苦的生存價值觀。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在災難中找到幽默的觸發點。身處巨大悲傷之中,莫名的調侃,夸張的搞笑,可能是傷口上的一把鹽。對於准確評估災難影響而言,過度的幽默也可能造成干擾,消解救災工作的嚴肅性。災難中可以幽默,但幽默理應適可而止。在任何情況下,嚴肅救災與安撫受災者才是輿論的主旋律。

  那麼,面對災難,究竟應當如何恰當地表達幽默?

  首先,災難中的幽默應當以體恤災情為根本,不能消遣他人的傷痛。正所謂,幽默是自己的,對他人的損失應保持高度敏銳和同理心。就在這次“利奇馬”台風的新聞報道中,有媒體派出身材魁梧的記者出鏡播報,並意外成為“笑點”,既讓人忍俊不禁,又幫助受眾感受到了台風的巨大威力。在這樣的視頻中,報道的出發點是善意的,而且記者冒著一定危險在風雨中播報,表達了親身感受災難的誠意。即便受眾觀看以后啞然失笑,也不會產生多少負面的輿情效果。

  其次,災難中的幽默應當以化悲痛為力量為追求。作家汪曾祺寫過一篇散文《跑警報》,文章用幽默的筆觸回顧了抗日戰爭時期西南聯大師生躲避日軍轟炸的情景。風聲鶴唳的戰爭年代,西南聯大保留中國高等教育火種的篳路藍縷,竟然成了汪曾祺戲謔的材料?顯然不是,文章結尾筆鋒一轉,似有千鈞之力:(中華民族的)這種“不在乎”精神,是永遠征不服的。汪曾祺在40多年之后回顧這段經歷,顯然是以樂觀主義的精神,表達了中國人民艱苦抗戰的決心與意志。

  再次,災難發生以后,無論是幽默還是悲痛,都應該是發自內心的真摯情感流露。一方面,自然災害難以避免,隻有盡快從災難的傷痛中走出來,才能投入到重建家園的工作中,然而,誰也沒有資格要求受災者強顏歡笑,把禍事表演成喜事﹔另一方面,一味渲染悲情和傷痛,壓抑正常的幽默和解嘲,也是對災難的不恰當消費,眾志成城的救災氛圍,並不是通過刻意為之的苦難渲染而造就的。不管怎樣,災難發生以后,比淚水更彌足珍貴的是笑對生活的勇氣,對人性的尊重才是救災治災的根本。

  媒介環境是擬態環境,傳播學大師李普曼認為:擬態環境不是現實環境“鏡子式”的摹寫,不是“真”的客觀環境,或多或少與現實環境存在偏離。人們如何認識災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災后形成了怎樣的媒介環境。在這個人人都能參與媒介環境構建的年代,眾聲喧嘩,任何一種聲音都可能被意外地放大,成為影響輿論場的熱點。

  一顰一笑總關情,面對災難如何正確表達,又如何理解和反饋他人的表達,或是檢驗公眾媒介素養的重要標尺。

(責編:董曉偉、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