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醫生吃回扣,沒治了嗎

黃羊灘

2019年07月11日08:09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醫生吃回扣,沒治了嗎

  7月9日,有網友在浙江溫州當地論壇爆料稱,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永嘉分院(永嘉縣中醫醫院)一名男性兒科醫生收取藥品回扣。當天下午,該院院辦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已從網上獲悉此事,院紀委正在調查核實,並上報永嘉縣衛健局,涉事醫生已停職接受調查。(澎湃新聞7月9日)

  從網友披露的微信截圖看,涉事醫生與醫藥代表的對話盡管簡短,但意思大體明白。“總共多少報給我”“18年10月~19年5月,一共935瓶”“今天微信超額了,明天轉給你。支付寶有沒有?兄弟下次月初自己發我數量”,“某老師,四月霍膽丸數字請發我一下”,“17”,然后對方微信轉賬119元。而截圖中提及的“消食”“通竅”“小兒消積止咳”等字樣,也符合兒科醫生的身份特征。爆料網友還表示,多名醫藥代表經常出入該院兒科,不僅通過微信等轉賬,還送現金到診室,將油卡、禮品等放到科室或保安室,讓醫生自取。

  網友的“料”分量十足,盡管醫院表示還在調查,但很多人對此深信不疑。這一起看似“不大”的事件,卻引發公眾的憤怒和質疑:不是一直在重拳整治醫生開藥吃回扣嗎?怎麼就沒治了呢?

  2018年,浙江省還專門出台實施了《浙江省公立醫療衛生計生機構工作人員收受“紅包”、回扣處理規定》,設定了相關罰則。如果網友爆料屬實,那就說明嚴厲的禁止性規定還停留在文件中,並沒有成為現實的遵循。

  從網曝的情況看,至少在永嘉,醫藥代表依然在“行賄”,醫生吃回扣的情形並沒有好轉。這中間,一方面,醫藥代表與醫生之間“交易”具有隱秘性、私人性,除非特殊情況,當事人之間的微信截圖很難為外界所知,這當然會在很大程度上屏蔽監督。像溫州這名醫生的微信截圖能夠流出,隻能說是個例,並非常情常態。

  這些年來,隨著公立醫院藥品“零加成”“兩票制”等相關破除以藥養醫政策的推行,以往借藥品吃回扣的灰色空間,已被壓縮。但並不意味著醫生吃回扣的情況完全被杜絕,依然存在一條隱秘的產業鏈。今年6月3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披露了一起非法藥品回扣案件,據查,2007年4月至2018年7月間,杭州市富陽區第二人民醫院原副院長孫志龍先后196次非法收受海南藥品回扣1676.8萬余元。今年5月,海南一名醫生則自己舉報自己吃回扣,還說醫生“都這麼干”。

  醫生吃回扣不僅加大了患者的就醫成本,滋生了醫療腐敗,也嚴重抵消了國家醫療改革的成果。對此,必須標本兼治,還醫院一個朗朗晴空。要知道,僅靠外界壓力或醫生自覺,並非堵住回扣的必然通道。要監督醫生,也要實施源頭治理,強化藥品銷售機構的財務制度,讓企業從財務上失去回扣開路的渠道﹔同時,也應該進一步健全醫護人員薪酬體系,逐步回歸公立醫院的公益性。當然,從根本上而言,還是要加強頂層設計,從制度上鼓勵藥企生產廉價藥和常用藥,擠壓藥品的食利空間。

 

(責編:段星宇、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