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 看新聞刷視頻賺現金”是陷阱不是餡餅

夏熊飛

2019年07月09日07:54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 看新聞刷視頻賺現金”是陷阱不是餡餅

  互聯網時代,萬物皆有成為風口的可能。然而,也不乏違規違法行為借殼上網。譬如近來火爆的移動端App“看新聞、刷視頻賺取現金”,看似艷麗的畫皮之下卻是吃相難看、動機不純的“收割流量”。(《半月談》7月8日)

  反正人都是要看新聞、刷視頻的,順便能賺點現金,這樣的好事誰能拒絕呢?即便我這個媒體從業者,怕也是難以抵擋住天上掉餡餅的誘惑。天上是掉餡餅了,可這餡餅能否吃到嘴裡,背后是否有著更大的陷阱,或許這些App的運營方與熱衷參與其中的用戶體會最深了。進入這些App后,用戶仿佛進入了“連環套”。限時邀請規定數量好友、強制觀看廣告內容、暗中誘導進入第三方商業平台……這些或明或暗的坑,讓“看新聞、刷視頻賺取現金”成為套路。

  可就是在這滿滿的套路之中,一些App狂飆突進,野蠻生長,甚至成為炙手可熱的資本寵兒。用戶貪便宜,App運營方恰好利用這種心理投其所好,看似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旁人本不該多置喙。可現金根本不像宣傳的那樣好賺取,絕非看看新聞、刷刷視頻就能輕易“致富”,不僅賺取數量少、速度慢,提現過程也是困難重重,“拉人頭”的方式還彌漫著些許傳銷的味道。

  這類App最大的問題還不只是涉嫌“虛假宣傳”,其中存在的過度索取用戶權限、接觸用戶個人信息,以及利用用戶對資訊鑒別能力弱的特點而將廣告當成新聞展示等問題,則更加嚴重。

  現金難賺或許只是浪費了用戶的一些時間與精力,過度索取用戶權限而導致的個人信息泄露,則可能造成個人信息被倒賣、被非法利用,讓用戶在互聯網上徹徹底底成為一個透明人,甚至造成巨額的財產損失。

  而App為了增加收入而將廣告“偽裝”成新聞向用戶推送,則可能更為致命。這類App上的廣告重頭是醫療產品及服務,而用戶多為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地區的群體,且中老年人佔比不低,這種“混淆視聽”的方法,極有可能讓他們在病急時亂投醫。一些搜索引擎大搞競價排名,將給了錢的虛假醫療機構推薦給用戶,造成延誤治療的悲劇,這類App會否重蹈覆轍,讓人擔憂。

  要防止掉入陷阱裡,用戶唯有正本清源,從源頭上對“看新聞刷視頻賺現金”的模式予以矯正與規范,對App的推廣路徑、發展方式有所界定,才可能真正保護好用戶的隱私權,也確保整個行業發展更加規范有序。

  互聯網發展日新月異、瞬息萬變,新問題、新矛盾層出不窮,監管存在一定的滯后情有可原,可管理部門也應與時俱進,不應被落下太長的距離,給違規違法行為太多“借殼上網”的可乘之機。“看新聞刷視頻賺現金”套路雖深,但隻要監管手段真,縱使有小恩小惠也終難輕易俘獲人心。

(責編:董曉偉、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