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互聯網時代,如何善用監控數據?

2019年06月28日08:07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互聯網時代,如何善用監控數據?

  近日,一段“男子當街毆打女子”的視頻在網上熱傳,引發各方持續關注。大連市公安局先后兩次發布通報,表示該視頻系6月22日凌晨1時許,發生在當地甘井子公安分局華東路派出所轄區的一起警情。經初查,犯罪嫌疑人王某因與其女友感情糾紛情緒波動,酒后路遇被害人吳某,對其使用暴力並強制猥褻。目前,王某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案件正在進一步處理中。(見6月26日《北京青年報》)

  此次網傳視頻帶來兩個明顯的效果,一是持續關注帶來的龐大流量,不僅在網絡和社交媒體廣泛傳播,而且引發了多地官媒及公安部門的報道、轉發﹔二是帶來社會對暴力與女性安全的廣泛關注,網絡上全民搜索“暴力男”,多地警方積極跟進排查,推動了案件的快速調查處理。

  然而,這並不是事件的終點,還有個問題有待廓清:是誰把視頻數據放在網上?為何不第一時間向警方提供?此舉是為了流量還是為引起公憤去“緝暴”,抑或二者兼而有之?視頻的公開傳播固然有積極意義,同時也帶來了負面效應,比如個別的人身暴力違法犯罪透支了社會群體的整體安全感,多地警方介入造成的警力資源的浪費等,這些顯然不能小覷。

  從這個意義上看,個案有很強的典型性。當安裝監控設備變得越來越容易,民間監控能夠拍攝到明顯的暴力犯罪行為已是大概率事件。這些數據如何規范管理,並納入到治安信息體系,是隨之而來的重要問題。在互聯網時代,涉及暴力違法犯罪的視頻數據,由於所涉問題觸及到個體安全感,往往會成為流量傳播中的“頂級資源”,正義可能成為一種消費品,而當事人隱私等則成了無謂的犧牲品。

  這就需要從兩個維度加以引導和規范。其一,將治安“群防群治”從傳統引向網絡,民間監控的信息,不能只是供警方處警辦案備查調用,相關方面應提供相應網絡渠道,鼓勵民間力量將監控發現的違法犯罪視頻信息交由警方,視同報警處理,強化聯動參與治安管理的主動性。其二,規范這類視頻信息的管理,設置必要的底線。比如規定所發現的明顯的違法犯罪視頻信息,未向警方報送不得在網絡公開,允許其在報送規定的保密期之外在網絡公開等,以平衡秩序管理與社會監督的關系,實現雙向約束。

(責編:段星宇、董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