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在即。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22日發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進展、貢獻與展望》報告,對五年多來的實踐進行了總結,以期進一步增進國際社會對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了解,進一步促進各國政治互信、經濟互融、人文互通,攜手應對世界經濟面臨的挑戰。(相關報道見A3版)
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時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5年多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了越來越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影響力日益擴大。126個國家、29個國際組織簽署合作協議,貿易總額超6萬億美元、投資超800億美元……穿越千年時光,跨越萬裡版圖,各國人民共同繪就一卷命運與共的壯美宏圖。
2013年以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為主要內容扎實推進,取得明顯成效,一批具有標志性的早期成果開始顯現,參與各國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對共建“一帶一路”的認同感和參與度不斷增強。
特別是首屆高峰論壇上,習近平主席同各國領導人一道,擘畫了共建“一帶一路”的美好藍圖。兩年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論壇形成的5大類、76大項、279項具體成果,已全部得到落實,“一帶一路”正在成為造福各國人民的合作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共贏之路和廉潔之路。事實証明,這一倡議順應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契合各國追求開放、聯動發展的共同願望。
“一帶一路”倡議源於中國,但機會和成果屬於世界。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向世界提供的公共產品,已成為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台。過去5年多來,“一帶一路”務實合作取得豐碩成果,為相關各方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2013年至2018年,中國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超過6萬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高於同期中國對外貿易增速,佔中國貨物貿易總額的比重達到27.4%﹔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超過900億美元,在沿線國家完成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超過4000億美元,同沿線國家共建的82個境外合作園區也已為當地創造了將近30萬個就業崗位。來自世界銀行研究組的量化貿易模型結果表明,共建“一帶一路”將使“發展中的東亞及太平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加2.6%至3.9%。
共建“一帶一路”、開創美好未來。回望過往,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著眼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為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和經濟全球化作出了中國貢獻。放眼現實,這是一幅已繪就的“大寫意”,起筆源於中國,成果屬於世界。
展望未來,再聚北京,共襄盛舉,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召開,世界將再次聚焦新時代的中國,見証各方共同攜手,努力推動共建“一帶一路”一定會走深走實,行穩致遠,成為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廉潔之路,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強勁動力,為各國發展開辟更廣闊空間,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