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報:生活需要有適當的儀式感

王曉毅

2019年02月17日08:43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生活需要有適當的儀式感

有人抱怨說,春節的年味越來越淡,過年沒有了記憶中的熱鬧,七天長假也沒有讓人感覺到興奮,親戚朋友之間的聯系似乎也變少了,即使湊在一起,大多也是喝酒打麻將,回家好像越來越容易,但是心情越來越平淡……

有人把年味變淡歸因於生活水平提高了,說過去窮的時候,過年意味著可以吃到許多平常吃不到的食物,穿上平常舍不得穿的新衣,燃放平常不能燃放的煙花爆竹,所以過年是讓人難忘的。但是,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無論是食物或衣服,過年與平常的日子沒有什麼不同,所以過年越來越不讓人興奮。

也有人把這種現象歸因於年紀的增長,認為兒童對於過年會有更深的感受,更容易被過年的氣氛感染,而成人以后對熱鬧事情的興趣在減弱,所以過年就不那麼吸引人了,過年時也多是兒時的記憶。還有人認為,城市化導致年味減弱,相較原來的農村生活,城市生活中人際關系淡漠了許多,很多住在樓房的人對鄰居完全不認識,這種現象也在向鄉村延伸,不僅城市過年沒有年味,鄉村的年味也越來越弱。

這些的確都是年味減弱的原因,但是除這些原因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是,過年中原有的許多儀式越來越少,有的儀式甚至完全消失了。傳統的春節是有許多儀式的,這些儀式使春節具有了更多的文化意義。比如,過去除夕之夜要吃餃子,要將已經逝去的先人“請”回家裡享用餃子,以表示對先人的尊重,而現在,多數家庭除夕之夜只是邊看電視邊吃餃子,餃子裡面的文化內涵少了許多。再比如,過去習慣上會給晚輩准備紅包,但是要在大年初一晚輩集體向長輩行禮以后方能得到紅包,現在多數家庭只是見到晚輩便發個紅包。失去文化意義的餃子,隻能比較口味如何,失去了儀式感的紅包,隻能比較大小了。

傳統的春節大體包括兩個時間段,大年初一之前主要是家庭內的各種活動,祭灶神、准備各種食物、迎請先人回家、祭祖和家庭內的聚會﹔過了初一主要是各種社會活動,走親戚、鄰裡拜年、回娘家,最后則是整個村庄或跨村庄的活動,包括舞獅、走高蹺、集體祭祀等。這些活動大多有規定的儀式,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所以說春節不是一個休息或吃喝的日子,而是一個集中的社會活動時期。

我曾在江漢平原訪問過一個村庄的春節,高潮是在元宵節,周邊各個村庄要輪流祭拜同一個地方神廟。正月十五這一天,是我所訪問村庄的祭拜日,早早起來,村庄的舞獅隊就向各家各戶拜年,然后請出祖先的牌位,浩浩蕩蕩排隊去祭祀地方神廟。整個過程熱鬧、有序,充滿儀式感,在外打工、經商的人都會回到村裡,參加這一天的活動。

傳統的春節主要不是准備食物,也不是吃喝和發紅包,而是一個社會性很強的活動,與活動相伴隨的儀式,是決定春節是否有年味的關鍵,現在年味淡了,原因之一就是通過儀式所反映的文化內涵少了。比如傳統的拜年有許多禮節,是鄰裡親戚互相交往和增加溝通的機會,現在拜年正變得越來越隨意,電話拜年、短信拜年、微信拜年,既沒有了傳統的儀式感,也沒有形成新的儀式感。當你接到拜年電話的時候,可能還有些感覺,但是面對大量內容雷同的拜年段子、表情包和短視頻,你能有多少儀式感呢?

不僅過年需要有必要的儀式,日常生活中也離不開必要的儀式,因為儀式是文化的一部分,賦予日常生活以文化意義。中國的傳統禮儀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比如感恩自然、尊敬師長、互相幫助,這些都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儀式體現出來。隨著社會發展,生活的節奏在加快,許多儀式被簡化,一些儀式也會發生變化,但這不意味著傳統儀式可以被徹底拋棄,相反,這似乎更加凸顯了日常生活中保留儀式感的必要性。

現實社會中,儀式可以發揮教化作用,比如學生對老師、年輕人對長輩的禮儀,可以促進社會對師長的尊重。儀式還有利於維護社會秩序,化解社會矛盾,鄰裡、鄉親之間的一些矛盾,通過一些簡單的禮儀就可以化解。儀式也是維系人們交往的重要紐帶,日常交往中保持適當的儀式,可以傳達出更豐富的信息,比如穿正裝參加一次聚會,會傳達出參加者高度重視這次聚會的信息。

更重要的是,儀式賦予了日常生活以文化意義。比如茶道是一個儀式感很強的活動,這種儀式感將茶文化的內涵表達出來,讓我們日常的飲茶變成一個文化活動。日常生活要有適當的儀式感,要讓春節更有年味,也需要有適當的儀式,不能只是吃吃喝喝加上玩手機。

(責編:朱江、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