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己亥年

田東江

2019年02月13日08:16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己亥年

到了正月初一,農歷己亥年開始正式登場。對應生肖的話,亥年就是豬年。然豬年12載輪一回,己亥年卻要60年。盡管如此吧,自從這一干支紀年的方式開始,歷史上也已經度過了相當之多的己亥年,自然也相應地承載了諸多歷史事件。且挑我們相對熟悉的看一看。

公元前202年是己亥年。這年二月,劉邦即皇帝位於汜水之陽,這就是西漢高祖。這一年年初還是戊戌年,楚漢相爭到了最后的決戰階段,項羽被圍垓下。《史記·高祖本紀》雖然簡略但相對而言已經算是詳細地記載了這一戰役:“淮陰侯將三十萬自當之,孔將軍居左,費將軍居右,皇帝在后,絳侯、柴將軍在皇帝后。項羽之卒可十萬。淮陰先合,不利,卻。孔將軍、費將軍縱,楚兵不利,淮陰侯復乘之,大敗垓下。”《項羽本紀》中還有個細節,項羽“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然后霸王別姬,未幾烏江自刎,當然,自刎前還有“吾為公取彼一將”等壯烈場面。

219年是己亥年。這一年漢獻帝還在位,但三國爭斗正酣。十一月,孫權襲取荊州,十二月,關羽敗死,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關羽“走麥城”,后世因以此說喻陷入絕境。《三國志·蜀書·關羽傳》載,孫權先“遣使為子索羽女”,想跟關羽結親家,結果“羽罵辱其使,不許婚”。孫權大怒之余,聯手曹操方面的曹仁、麋芳,攻克江陵,“盡虜羽士眾妻子,羽軍遂敗”。接著,“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裴鬆之引《蜀記》的一種說法是,孫權開始並沒想殺掉關羽,“欲活羽以敵劉、曹”,左右勸告:“狼子不可養,后必為害。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議徙都。今豈可生!”乃斬之。但裴鬆之雖錄之卻並不相信。《三國志·吳書·吳主傳》另載,孫權“箋與曹公,乞以討羽自效”,等於上書向曹操俯首稱臣。殺關羽后,“曹公表權為驃騎將軍,假節領荊州牧,封南昌侯”。

759年是己亥年。這一年四月,“安史之亂”之“史”——史思明,自稱應天皇帝,國號燕,建元順天,號范陽為燕京,鑄“順天得一”錢。滿打滿算,他隻干了兩年皇帝,就被兒子史朝義給掀翻了。《舊唐書·史思明傳》載,兒子的部隊殺來的時候,史思明正在上廁所,“覺變,逾牆出,至馬槽,鞴馬騎之”,結果被追兵射了一箭,“中其臂,落馬”。《新唐書·逆臣傳》載,史思明落馬后,“問難所起”,人家告訴他,你兒子下的令,於是他“大呼懷王(史思明稱帝封之)三”,哀求道:“囚我可也,無取殺父名!”兒子並不管那麼多,反正不忠了,索性再不孝,“縊殺”父親,自己當了皇帝,建元顯聖。

1419年是己亥年。這一年七月,鄭和第五次下西洋結束回國。“俗傳三保太監下西洋,為明初盛事”,然《明史》對之並未多著筆墨,但載寶船有多大、去了哪裡而已。干什麼去呢?“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因此,鄭和所到之處,“宣天子詔,因給賜其君長,不服則以武懾之”。后世才認識到其航行意義,如《中國大百科全書》所雲:“開辟了橫渡印度洋直達非洲,以及通往阿拉伯諸國的新航路。”

1659年是己亥年。清朝這時已經建立,前朝進入了南明階段。永歷帝東奔西走,逃至緬甸,鄭成功、張煌言等在長江一帶、廈門奮勇抗清。錢海岳先生《南明史·昭宗本紀》載,永歷帝不斷罪己,“明知祖制之不可滅裂,而力不能見之行事,遂徒托諸空言﹔明知邪正之不可混淆,而心幾欲辨其賢奸,又漸寢於獨斷。以致天下忠臣義士結舌而寒心,當路鬻爵賣官,寡廉而鮮恥”。第二天,齋沐修省上帝懺文,又說道:“惟蒼天不早生聖人為中華主,使黎庶得謬推小子作憶兆君。忠孝阻壅於銓門,而臣不及覺﹔苞苴公行於政府,而臣不及知。”痛心疾首或真,然已無濟於事。

1839年是己亥年。這一年,欽差大臣林則徐抵達廣東,厲行禁煙。《林則徐日記》雲,正月二十五日他從廣州天字碼頭登岸,鄧廷楨等一眾官員“俱至接官亭,請聖安畢,即分赴各處拜之”,然后入住越華書院。二月十二日,“作示諭四條,催令夷眾呈繳煙土”。截至四月初六,收繳鴉片“共一萬九千一百八十七箱,又二千一百一十九袋”。四月二十二日於虎門開始銷煙,當日“共化一百七十箱”。此后,每天銷了多少箱都有相應記錄,直至五月十五日,“晨起移行李上舟,巳刻開行回省”。

1899年是己亥年,這一年十二月,山東義和團起,此無需多言。

關於己亥年,還有個著名的詞語:豕亥。該詞語乃書籍傳寫或刊印中文字錯誤的代名詞,出自《呂氏春秋·察傳》所舉之例。子夏到晉國去,過衛國時有個讀史的人說:“晉師三豕涉河。”子夏說應該不對,不是“三豕”,是“己亥”。他進一步解釋說:“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到了晉國一問,果然是“晉師己亥涉河”也。子夏所說的字形相近,指的是“古文”,比如《說文解字》裡的“三”和“己”,“豕”和“亥”。不過,翻看《說文解字》,“三”和“己”的“古文”區別也還是比較明顯的,隻能說那個讀史人太粗心了。

晉國軍隊的三頭豬過了河,與晉國軍隊於己亥日渡河,何其南轅北轍!而呂不韋之“得言不可不察”,豈止適用於讀書?

(責編:苗楠鈺(實習生)、董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