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觀點)

人民日報評論部:權利伸張別忘“公共意識”

——如何提升我們的社會文明⑤

本報評論部
2018年11月16日05:1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在伸張個體權利的同時,我們也呼喚公共意識的提升。這種提升,是在鬆散的沙子當中,混合制度的水泥、規則的石子和道德的水分,從而產出比花崗岩還堅韌的文明基石

一個兩年半前啟動的棚戶區改造項目,因為1%的住戶堅持“獅子大開口”兩頭算賬,在法院終審判決后仍拒絕搬遷,致使回遷安置遲遲不能動工,99%的已簽約住戶隻能無奈漂泊在外租房生活。一個原本人人受益的民生工程,在個人的極端訴求下成了“人人受損”。近日,媒體報道的這一真實案例,再次讓我們思考個體訴求與公共意識的關系。

改革開放40年來,告別計劃經濟、走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個體意識得到空前增強,個人利益也成為很多人處理社會關系的出發點。應該說,正是對“個體”的尊重,正是對“權利”的捍衛,才極大地激發了社會活力和創造力。與此同時,也要看到過猶不及。一切都讓個人聽命於集體,強調個人為“全局”無條件犧牲確屬苛求﹔但“我滿足了,才是公平,我滿意了,才叫正義”,恐怕也不可取。一個“各私其私”的環境,不僅難以發育出文明的社會,也難以長久維持個體的利益。

網上有這樣一個段子:醫院來了一個瘦弱的腸胃病患者,醫生囑咐他以后多吃青菜少吃肉。患者說,“我不敢吃,我就是種菜的,承包了一大片菜地,都洒了農藥,隻賣給別人”。醫生無語,轉頭開了一些可吃可不吃、可查可不查的藥品和項目。雖然是段子,卻折射出一個道理,無視他人權利和社會整體利益,個人的私利隻能在現實中逐漸風干。現代市場經濟不可能建立在極端個人主義所導致的“原子化”“沙漠化”基礎上,以分工和多元利益主體為前提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身就蘊涵著對集體主義的呼喚。倘若每個人都想著一己之私的最大化,完全不顧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規,最終的結果,隻能是“相互加害”而沒有互利共贏。

正因如此,這些年來,無論是對“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的反思,還是對遛狗不拴狗繩、公共場所吸煙、景區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的批評,都體現了人們在“個體”“私利”之外,對“全局”和“公共”的關切。正如馬克思所言,“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任何時候,個體都不可能超脫社會關系獨立存在,個人權利始終要在社會框架裡才能得到伸張。道理很簡單,一滴水漂不起紙片,大海上才能航行巨輪﹔一棵樹頂不住風沙,一片森林才能遮風擋雨。

今天,在中國社會從傳統向現代轉型的過程中,公共空間開始出現並不斷拓展,也向人們提出了新的交往方式的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共意識”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正因如此,當共享單車被破壞、私用、佔道騎行、亂停亂放,才有媒體倡議要用公共意識護航﹔當種了3年的“網紅”花海3天就被游客踩踏毀壞,才有網友直言“別讓我們的素養,配不上晒出來的美景”﹔當粉絲為見偶像圍堵登機口導致航班延誤,才有“素質粉”呼吁“別給偶像們‘招黑’!”倡議呼吁的背后,正是這樣的共識:在個人之外,還有社會﹔在私人領地之外,還有公共空間。

在這個意義上,如果說,個體意識和權利意識的覺醒,體現著一個社會的進步,那麼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還需要每一個人兼具公共意識,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也因為此,在伸張個體權利的同時,我們也呼喚公共意識的提升。這種提升,不是否定個人權利的正當,也不是模糊個體與公共的邊界,而是在鬆散的沙子當中,混合制度的水泥、規則的石子和道德的水分,從而產出比花崗岩還堅韌的文明基石。

改革開放伊始,鄧小平同志曾說過,“每個人都應該有他一定的物質利益,但是這決不是提倡各人拋開國家、集體和別人,專門為自己的物質利益奮斗”。40年后的今天,當社會的發展“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我們在張揚個體權利的同時,更加需要強調個人必須從屬於社會,個人利益應服從公共利益、服從民族和國家利益這一理念。這也是為什麼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要提出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加強集體主義教育。每一滴水都能折射太陽的光芒,隻有“公共意識”這一觀念的水位越來越高,集體主義價值觀得到更好弘揚,我們的社會才能在“人人相善其群”中更加現代、更加美好。

《 人民日報 》( 2018年11月16日 09 版)

相關閱讀:

構建匹配時代的精神文明——如何提升我們的社會文明①

涵養全社會的法治意識——如何提升我們的社會文明②

培育深入人心的規則意識——如何提升我們的社會文明③

守護人人有責的社會公德——如何提升我們的社會文明④

(責編:馬昌、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