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中國道路中國夢)

人民日報:沙漠唱響青春“爭氣”歌

馬獻珍
2018年10月22日04:4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毛烏素無邊的沙海中,點綴著一叢叢沙柳。它們憑借頑強的毅力,把根深深地扎在沙土中,給原本沉寂的沙海注入了生命的活力。讓人想不到的是,這沙柳之下鋪設有3000多公裡的輸氣管道,承載著華北採氣人的青春與夢想。

  不懂地質者,很難理解氣田的開發難度。地處鄂爾多斯盆地毛烏素沙漠的大牛地氣田,有著低滲透特性。天然氣藏在猶如磨刀石的岩石裡,如何經濟有效開採是世界級難題,曾被國外油氣專家視為“禁區”,認為並無開發價值,但華北採氣人不信邪。2001年,一群熱血青年勇闖毛烏素,選擇向世界級難題挑戰。

  鑽井是氣田開發頭道工序,當年鑽一口氣井需100多天,耗時長、成本高是制約氣田開發的最大瓶頸。採氣人們展開攻關,分析地層岩性,開發先進工具。2002年,他們在氣田試驗使用具有快速鑽進功能的鑽頭,但結果讓人失望。

  “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採氣人不言放棄,越挫越勇。鑽頭試驗日夜推進,副井隊長王艷茂“以田為家”,他3歲多的兒子自打出生就沒見他幾次。在兒子印象中,爸爸就是穿紅色工裝的人。小王走不開,隻好讓妻子帶兒子來隊上探親。兒子一看見穿紅工裝、身高與爸爸差不多的工人,就大聲喊“爸爸,抱抱”。媽媽說:“他不是爸爸,是叔叔。”兒子不信,引起大家一陣笑聲。2003年9月,鑽頭試驗終獲成功,鑽井成本直線下降,氣田開發拉開序幕。2005年,大牛地氣田成功進入商業化運營,實現向北京供氣。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隻要永不放棄,就能登上頂峰。沙漠或許荒涼,但青春必須沸騰。在新征程上,新一代採氣人牢記厚重如山的質朴初心,更有熱血難涼的精神傳承,90后勇擔氣田穩產上產重任。氣井在冬季生產時因氣溫低而易凍堵,是他們面臨的挑戰之一。技術員王瑞陽,用自己創新的技術連續解凍4口井后,高興地與“小伙伴們”合影留念,激情高呼:“我的青春我做主,再大困難能征服!”青年工人亢富強,最愛出“風頭”,正是這“張揚”性格,促使他百折不撓解決開發難題。幾年來,他有4項發明成果獲得國家專利,另有3項正在申請中,成為大牛地的“發明大王”。夢想的光輝、奮斗的鑰匙,解開氣田開發的疑難雜症,助力大牛地跨入國內十大氣田,也將華北採氣人的青春渲染得多姿多彩。

  迷人彩虹離不開大雨的洗禮,豐碩果實來自於辛勤的耕耘。正是這些甘與大漠為伴的採氣人,用奮斗的青春,在沙漠唱響一曲雄壯的“爭氣”歌,讓國外專家的預言落空,使一個曾是世界級開採難題的氣田連續13年實現快速上產,把清潔天然氣輸向大華北地區,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作者為《中國石化報》駐華北石油局記者站副站長) 


  《 人民日報 》( 2018年10月22日 05 版)

(責編:岳弘彬、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