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大家手筆:環境美學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陳望衡
2018年09月25日04:2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內容。對於環境美學來說,一方面可以從建設美麗中國實踐中汲取豐富營養,實現本學科更好發展﹔另一方面也要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積極貢獻。現在,人們對環境美學已經不再感到陌生,但許多人還知之不深。探討環境美學涉及兩個重要問題:環境是什麼?審美是什麼?

  環境必然與人相關,是人的環境。強調環境的屬人性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它將環境科學與自然科學區分開來,因為自然科學研究更關注自然本身。其次,它將環境與資源區分開來。環境於人的功能主要是生活,而資源於人的意義主要是生產。環境與資源都有價值,然而是不同的價值。它們都是人所需要的,二者在不矛盾的情況下相安無事,而在發生矛盾的情況下就需要權衡輕重。習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我們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戰略任務,給子孫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環境的意義在於它是人的生存之本、安居之地,重要性不言而喻。

  看環境有兩個維度,一個是自然維度,主要考察自然具不具有宜人性。隻有宜人的自然才是人的環境。在自然維度中,最為重要的是生態。生態是否良好關系人的生存、生活和發展。在人看來,有利於人的生存、生活、發展的生態就是良好的生態,反之就是不好的生態。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協助生態在朝著有利於自身方向發展的同時也適合人的生存與發展,實現人與自然生態雙贏。這樣造就的環境就是生態文明環境。看環境的另一個維度是文明維度。文明是人類的創造,它體現在諸多方面,其中就有與環境相關的創造。人於環境的創造性活動,最重要的是上面說到的有利於人與生態共生的活動。此外,還有大量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活動,這些活動質量的高低也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環境的質量。

  環境美學,顧名思義就是環境的審美。審美是什麼?美學家們對此有不同看法,但有一點是大家都贊同的,那就是愉快。我們可以將具有審美性質的愉快概括成“樂”。人有三種生存方式:謀生、榮生和樂生。謀生,為自然人生﹔榮生,為社會人生﹔樂生,則為審美人生。樂生,有物質性的樂,也有精神性的樂。對於審美來說,精神性的樂更為重要。精神性的樂有高低之別,審美無疑是品位高尚的精神性的樂。樂生,體現在環境審美中,則為“樂居”。“居”當然首先是住下來,但不局限於此,廣義的居是生活。環境審美的本質即為“樂居”。人在環境中生活,感受到環境給予的種種或物質或精神的愉快,就是“樂居”。

  那麼,何為環境美學?簡要地說,它是研究人在環境中樂居的學科。環境美學屬於偏重於人文方向的研究。從人文方向研究環境,主要有環境哲學、環境倫理、環境美學。環境審美是這三個學科的尖端。說是尖端,不是說它最高深,而是說環境審美是在環境哲學的指導下、在環境倫理的基礎上進行的。環境哲學提出人與自然互動和諧,環境倫理學提出人與動植物共生友好,都是環境審美的重要內涵。環境美學使人們的審美關注從原初的人自身擴展到人之外的世界,從藝術擴展到生活,從自然擴展到無限。審美視界的擴大,必然帶來審美內涵的深化。

  (作者為武漢大學教授)


  《 人民日報 》( 2018年09月25日 07 版)

(責編:馮人綦、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